北京现在多少人?
目前有两千多万人,不到三千万吧。
过去北京可能只有二环内,那时算作北京。
因此郊区的人经常称来到市区为“进城”或“上北京”。
“上北京”是个动词,指的是到中央核心的皇城,而“上”这个词表示从中心向外扩散,就像一环一环地向外辐射。比如,去江南就叫“下江南”。
不过,说到底,北京是个移民城市,实际上纯正的北京人并不多。
就算是原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单霁翔在他自己的书中也说,他的身份很模糊。他祖籍江苏,因父母工作原因从幼小时起全家搬到了北京,他的大部分人生都在北京度过,那他算哪里人呢?
从古至今,考试的、做买卖的、做官的、当兵的...每个人都因为自身的原因来到了天子脚下,慢慢地留下来的人就成了北京人。
北京人不可能从二环生孩子然后一直生到现在的七环。
所以每次听到老北京、老北京这个词,我感觉挺奇怪。为什么有人会夸耀这个呢?
难道你家世代都是底层人士?任何一个有志青年,无论是考学的、做官的还是做生意的,只要有学问、有权势、有钱、有志的人,你家里压根儿都接触不到吗?哈哈,扯远了。
因为是一个移民城市,北京有很多独特的特色。
底层人民的生活、娱乐、酸甜苦辣和小日子,都是我们怀念北京的一部分。
“我们的日子”是著名艺术家何大齐先生毕生精华的集成,由后浪出版社推出。今年,后浪出版社已经充满情怀地推出了好几本怀旧题材的珍藏版,如《昨天的中国增订珍藏版》和《胡同里的日常》等。而《我们的日子》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老北京”百科全书。
不得不说,阅读这本书是我与家人分享美好时光的好机会。
在书中,我看到了很多记忆的碎片,那种尘封在脑海深处的童年回忆猛然被唤醒,引发了一大批早已被遗忘的记忆片段。这种冲击感让我的大脑轰地一声活跃了起来,电流在神经突触间飞速流转,感觉实在太独特了。相比起父辈淡然一笑的风轻云淡,我的反应显得更加强烈。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中国走过了西方200年的路。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但事实就是如此。小时候,我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袄,脑袋上蒙着红纱巾,欣喜地在吹糖人和茶汤的摊子旁边逗留。而如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手机平板等等,仿佛换了一个世界。但那些记忆依然存在,然而现在这些记忆只存在于那些经历过的人的脑海中。对于90后和00后的新生代来说,曾经的北京已经不存在了。
我无法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因为它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全书有300多个小章节,每一章节都是一项北京特色的“事儿”,从吃、穿、用、行、男、女、老、幼,无所不包,细节之处可至于芝麻般的小事形容。比如,锔锅锔碗,这个现在不太看得到了。意思是,如果碗不小心摔碎了,不能扔掉,因为过去物资匮乏,要留着,等哪天锔锅锔碗的手艺人走街串巷时,就把碎片拿给他,他会用铜丝把碎片拼接起来,这样碗又能继续使用了。书中还介绍了各种美食,如羊头肉、爆肚儿、卤煮火烧、糖炒栗子、烤白薯、炸肥肠和糖葫芦等。人们常说北京的小吃都是由动物的内脏制成的,因为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因为猪肉、牛肉和羊肉都是贵族阶级的食物,所以穷人想吃点肉味,只能精细制作各种猪内脏、牛内脏和羊内脏,这样就形成了另一种风味的北京小吃。
此外,北京人在说烤白薯时,很多人不理解,那不是叫红薯吗?为什么叫烤白薯?这本书解答了这个问题,过去就是这样叫的。书中详细描述了烤白薯的制作和品尝过程,以及相关文化和起源,将一个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真是充满了回忆。
正如我刚才说的,北京现在有多少人呢?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各种目标来到这里,并决定留下来,从而成为北京人。这些老一辈的回忆是城市的集体记忆。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少数人怀旧,更是传承和普及的一种方式,它留下的是文化。通过这本书,让老北京回忆过去,让新北京了解历史,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