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以为只是一本传记,阅读后才知道是文森特-梵高写给弟弟提奥-梵高的书信集,而收集整理并出版这书信集的是提奥的遗孀约翰娜。令人扼腕的是,在文森特自杀身亡后仅半年,提奥也因糟糕的身体状况和过度的悲痛而去世,此时提奥和约翰娜仅仅结婚两年。因为是写给弟弟的信,所以梵高在信中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相比于第三人代笔的传记,更能还原出人物的情绪和性格。书中翻译上还是有些小瑕疵,对于相同人物人名的翻译有时会有不一致之处,编辑和校对有些许不严谨。
在近20年的书信往来中(1872-1890),大量内容是对艺术的探讨,可见梵高对于艺术的痴迷和投入。但同时,在这些书信中,也能看到梵高的敏感与迷茫,即使在生命的后期,梵高仍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他心境的变化在信中一览无余,从想投身宗教事业到开始怀疑上帝。不过,始终未变的是他对艺术的赤诚,是他坚持探索的执着。
在我看来,梵高不稳定的精神状态和他平静的内心并不矛盾。之所以内心平静,是因为梵高很清楚他要的是什么,他坚守自己的道路和方法,愿意修炼自身(哪怕放弃自由、青春和健康)去实现心中理想的作品,无怨无悔。正是因为这种平静带给他了敏锐,让他能够关注到各种细节并融入自己的画作,最终成就了他的伟大。同时,梵高对于生命的态度也和其对于艺术的追求密切相关。他引以为例的雷蒙德(P188-189)在38岁逝世,病痛缠身,但其中有6-7年全身心地奉献给了绘画,梵高很赞叹这种状态。他不愿意无意义地活着,他人生的价值就是完美的作品,而与生命长短无关。一语成阙,梵高在37岁时(1890)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书中附上的几幅著名的作品都是1888年及以后创作,那时梵高的精神问题已经难以控制,但却达到了艺术的巅峰。艺术家的敏感让梵高不停地质疑自身,但又不甘陷入平庸,这样的矛盾可能也让他的神经不堪重负。
书中提及了梵高最热烈的一次情感(1881),即对于一位年轻寡妇(凯)疯狂的爱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1881.9-12),梵高在给弟弟的多封书信中浓烈地倾述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在被凯拒绝后,梵高对宗教的信仰也由虔诚转向怀疑(P137),并且如普通人一般,他亦渴求通过寻找替代品以期得到解脱(P127,150-151)。不幸的是,冲动中的选择往往不遂人意。失败的结合不但没有让梵高获得平静,反而把他推向了更深的焦虑。如果当时那段感情能够有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梵高很可能不会以这样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换个角度说,梵高个人的不幸,抑或是整个艺术史的幸运。
最后,无论国界、民族还是人种,对于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这样某个领域有着突出才华的人,社会都需要多一点包容和理解。没有提奥,文森特可能泯然众人,也可能无疾而终,但更可能无法留下这些传世的宝贵作品。
于2021年6月8日晚23时45分阅毕
于2023年8月26日9时完成笔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