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为体,“科技”为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李翼。
亚当·诺依曼与WeWork的故事,曾被改编成美剧《初创玩家WeCrashed》,由“小丑”杰瑞德·莱托和“猫女”安妮·海瑟薇主演。曾在后浪电影发过一篇相关的评论(https://mp.weixin.qq.com/s/nE_w9dtx_Ga7ZJ9l_C18rw)。
虽然剧集有八集,叙事上必然有侧重,容量也有限。更何况因为有安妮·海瑟薇的加盟,势必让女主角,也就是诺伊曼夫人丽贝卡的戏份大为增加,让《初创玩家》里WeWork更呈现出一种夫妻老婆店的感觉。
丽贝卡是WeWork曾经的潜在继承人,即亚当指定的他意外身故后的三位接班人之一,还是前首席品牌与影响力官。但这些头衔跟WeWork的估值,以及所谓的企业文化一般,都有很大比例的泡沫存在。
但如果想要更深度了解亚当及威沃克众创空间,应该还得看《泡沫边界》这样的纪实类商业传记。作者艾略特·布朗和莫琳·法雷尔都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第一部分的第一章被取名翻译成《拉客达人》。而亚当之前的成长经历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当父母离异后,他和妹妹跟着母亲一起从以色列来到了美国。但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住了两年后,又回国了。还在以色列西部的一个集体农场里找到了工作及住处。而这个集体农场(kibbutz)社区是几十年前兴起的乌托邦运动的残余,大约有600名居民。也就是说,对于这种开放式生活及工作空间的喜好,并不是亚当后来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从11岁开始,就深植在他的记忆,甚至血液中的。
亚当之所以能成为亚当,离不开他的“上帝”,或者说贵人,孙正义。一般印象中,他创建软银30年,到2016年夏天,取代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忠一成了日本福布斯亿万富翁榜的第一名。这看起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他有着自己的烦恼,以及达不到的“愿景”。毕竟,年纪已经不小了,却仍不能与杰夫·贝索斯、马克·扎克伯格,还有比尔·盖茨这些科技界巨擘相提并论,甚至在谈话中都鲜被提及。所以孙正义也是有自己的“心魔”在,那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从而把软银推入美国商业界上层。
可能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心魔”在,从而让孙老板对于亚当以及WeWork的价值及前景,产生严重的误判,最终让软银由投资界的“上帝”,一度沦为笑柄。
WeWork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它到底是一家传统的房地产公司,还是有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实体化的脸书这初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判断。在WeWork之前,像这样做办公室包装租赁的公司并不是没有,只是对于自身的定位,跟亚当不同。不难通过调查发现,WeWork在科技方面的核心技术几乎是可有可无的,更多只是一种企业或社区文化的宣扬。而这种蛊惑性,在亚当身上是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据说他在2017年终于见到了马斯克,在SpaceX总部等了两个多小时后,获得了15分钟的谈话时间。亚当大谈想在火星上建立一个社区,还强调抵达火星是容易的部分,在那里建立社区才是困难的。对此马斯克当然只能不以为然。
在这种科技与人文元素的比例、侧重方面,孙正义想来也有同样的疑惑。一方面他知道必须倚赖美国的科技初创公司,但同时他又会担心那样激进先锋的公司会产生IT泡沫。于是最好是能在两者之间达成某种平衡,而看起来WeWork正是有着那种兼而有之的公司理念。
但另一方面,可能就好比电商把实体店都打败之后,又开始低价收购门店,搞那种无人超市,但这种“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做法,好象并没有计划中那么成功。科技上的激进当然是有风险的,但像WeWork把传统行业包装成科技公司,房产为体,“科技”为用的做法,产生的泡沫可能会更大、更“障眼”。而对于亚当来说,这种暧昧不明的企业文化及组织架构,并不会使他成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行业领导者。反而是释放其内心的个人贪念,明知会有利益冲突而为之,从而让WeWork帝国陷入分崩离析的结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