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好莱坞大导斯皮尔伯格的新作《造梦之家》上映。影片改编自导演本人的个人经历,讲述了一个男孩Sammy在成长路上与影像不断结缘的故事。影片最后,Sammy见到了传奇导演、曾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约翰·福特。约翰·福特的扮演者正是好莱坞导演中的“怪诞之王”“奇诡巫师”大卫·林奇。经由林奇之口,导演道出了一条精辟的电影美学理论——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
这句影片中最为经典的论断是斯皮尔伯格或者约翰·福特的电影主张。至于大卫·林奇是否赞同,我们不得而知。大卫·林奇无疑是好莱坞一众导演中的异类,他的作品游走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并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追求巧妙的平衡。
如果要了解大卫·林奇的电影哲学、人生经历和思想体系,最好的媒介自然是其本人的述说。《蓝丝绒:大卫·林奇谈电影》是大卫·林奇的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挖掘出导演对其影片的解读以及影片背后的主观表达和价值考量。
这显然是一部有“门槛”的书。我是在看完了大卫·林奇几乎所有作品的前提下(除了美剧《双峰》及其两部衍生电影),才有勇气翻开这本书。因为只有对其电影文本有基本了解,阅读才是有意义的。
大卫·林奇的电影,除了少数几部(如《象人》《我心狂野》《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比较好懂之外,其他作品显然是一场智力的考验和智识的冒险,尤其是《橡皮头》《妖夜慌踪》《穆赫兰道》《内陆帝国》,影片中充满了太多晦涩难懂的符号。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大卫·林奇试图传达的这种无法定义的“氛围”或者说“感觉”,是与一种智识上的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称之为“迷失于黑暗与混乱中”。正是在这种氛围中,诡异清楚地在林奇的影片中现身。
《橡皮头》是一部典型的午夜电影,幽闭的氛围,压抑的情绪,疯魔的人物,超现实主义的叙事,整部影片表现的都是“潜意识中的暗流”。声音和画面是影片的剧情,梦境和迷乱是影片的逻辑,精神分析、超现实主义、本我自我超我……这部影片有太多复杂的符号和意象,因而也生发出诸多丰富的解读和阐释。
《妖夜慌踪》延续了性、暴力、犯罪等主题,进一步融入了心理惊悚、精神分析和心因性神游症,创造了一部“错乱”的莫比乌斯环式的电影,以及“一个时间错乱的危险世界”。这部影片是关于“一个遇到麻烦的人”的“心理赋格曲”。由于大卫·林奇独特的电影风格,“林奇式的(Lynchian)”一词与“卡夫卡式的(Kafkaesque)”齐名。导演本人也说,“弗兰茨·卡夫卡是唯一与我心意相通的艺术家。”在这部影片,大卫·林奇像是“磕了药的卡夫卡”,现实与梦境合二为一,理性与疯狂混淆不分。而我们观众的观看,像是醒着做梦,还是一场不明所以的噩梦。
《穆赫兰道》是大卫·林奇最为知名的作品,也是烧脑电影排行榜的常客。影片融入了《橡皮头》《蓝丝绒》《妖夜慌踪》等前作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卫·林奇的集大成之作。梦境与现实、自我与他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