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头部效应以及高价值那块儿论述,包括后续反复强调的知识源头问题,以及作者表明出来的观点还有那些对于成长类书籍的问题分析,都知道,作者是个实诚人,至少他是这么定义自己的。
很多观点也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很有价值的部分也不少,能够给人产生新的思考。具体的方法论方面,能参考的故事还是有限,如果能多一些案例就能更好的帮助理解。
作者强调一些高纬度的思考,用高维度超脱出现在的情况,从而破局,进而跃迁,形成正确的逻辑闭环,最好是良性反馈,正向循环。
当然,回首前半部分最开始讲到的竞争力问题,用机器学习和处理问题,应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很有作用,还提到了一个词叫做系统思维,相对难以理解,结合先前理解的技能更可以从而降低专业的门槛化,我认为还是很有参考意义,这些方面的能力很难培训。
所以想到了作者在后面的部分反而是很少结合先前说到的这些点进行统筹分析了,可能也是一种缺漏。不过一些词是作者反复使用的,比如说外包,他很喜欢外包这个词,因为很多可以让别的人来替代的,让别人帮忙,或者依托载体和媒介,知道这个知识的出处的,都可以外包,从而降低大脑的负荷,比如索引,和关键词。根据过往的趋势来看,学会外包,类似于语言的诞生,并不会让人们的语言能力下降,而是更为进一步的提升。
高价值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概念,它代表着投入产出比的高性价比区域,符合着二八法则和马太效应。应用头部效应幂增长才是最为具有性价比的,同样的努力产出却有所不同。阶层是会固化的,根据作者的观点和小糖人实验。从优势出发考虑其实不太有意义,而是在选择高价值区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优势,继而不断向有优势的朝向发展并且成为头部。
但是显然头部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而且机会也未必是你的,学会从小事从落脚点开始是真谛,从小的领域的头部不断向上攀升。如果我要为作者的观点做一些小总结,我认为是:先选择高价值的领域,继而在这个领域之内选择你能够成为的头部,思考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不断地进入更高的层级,并且在这里差异化的成为新的头部。
目前理论是摆在这儿了,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伴随着很多具体决策的问题,并不容易处理。首先要学会识别什么是高价值区,这就不容易,过来人的视角看当然容易很多,第二个是具体场景里还是很难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思考。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要多看,如果认为古典说的最好,那么多看几遍,让这样的逻辑思维融入实际行动的潜意识当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