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代没有死亡的艺术,只有救人性命的艺术”书籍的扉页写着舍温•努兰的这句话。使刚刚步入医学院的我展开了沉思,何以生,何以死,何谓医者。
舍温•努兰在《死亡的脸》中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史学家的审慎,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仿佛追寻这作者的脚步对死亡、生命、医者,有了新的认识。
抢救生命似乎是医者的天职与成就,然而舍温•努兰在书中对这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批判。“医者不应该是疾病的征服者,人类通往死亡之途的最后旅程,应得到尊严的对待。”在第一次看见这个观点时,仿佛有一种力量击中了我的灵魂,引起强烈共鸣。
母亲的职业原因,我待在医院的机会很多。我见过病房外或是低声抽泣或是号啕大哭的病人家属;我见过病床旁尽力抢救不肯放弃的医生护士;我还见过躺在床上或是瘦骨嶙峋或是浮肿得面目全非的病人……
挣扎着呼吸最后一口空气的病人,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颈部,是连接着呼吸机的管子,在呼吸机的辅助下,那一呼一吸仍显得艰难。腹部,随着呼吸的节奏起伏,像充了气的皮球,那是因为长期只能服用流食引起的胀气。双腿,浮肿得令人触目惊心,是因为肾脏疾病引起的组织水肿……
我看见被疾病折磨得面目全非的病人,因为多次的抢救,到插上呼吸机的那刻,想要再取下来是如何的艰难。医生没有办法保证康复,但能让病人活着。就是在一个机器的辅助下,每天都是有意识或没有意识地躺在床上。病人的家属想要的是一个奇迹,但是病人呢,他们是否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生命医者面临着这样的双重问题。
癌症晚期的病人靠着止疼药“杜冷丁”勉强维持着生命,每日疼痛难忍的活着,真的是他们所追求的尊严吗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舍温•努兰认为,死亡的艺术,就是生的艺术。死亡的脸,处处是生命的表情。善终是每个人追求的圆满结局。舍温•努兰在《死亡的脸》中,剖析了人体每一处组织,讲述了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他通过六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老化、阿尔茨默症、艾滋病与癌症,再加上意外等其他原因,描述人类经历死之的共通过程,赤裸裸地描绘了生命走向衰亡过程中不堪的、痛苦的,触目惊心的情状。
在作者舍温•努兰的描述中,不论是何死因,临终总是伴随着饥饿、窒息与痛。正如生之不易,离开也同样困难。努兰认为,最了解死之的恐怕是诗人与哲学家,而不是医生。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要放慢速度,善于去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更是要求医者善于思考。
读完全书,我似平对序言里何以生,何以死”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更对于阅读之初心中何渭医者”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之我所见,于我而言,医者应为博学善思且仁慈,带着《死亡的脸》对我的启示,希望能在走过医学之路后,成为心中的医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