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之后才了解到这本书一部分情节来源是朱令案,我竟无法想象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竟会遭受如此毒手,人心无法直视。
书中的文秀娟在我看来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她要风要雨要自由,另一方面她却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创伤和负担。她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冷酷无情的,但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她柔软脆弱的内心。也许这种变化是因为姐姐告密或爸爸只供姐姐上大学之后,她变得不一样了。也可能是她从出生开始就没有接受过这个家庭,因此她一直没有敞开过心扉。
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个家中,并不是没有人关心她。她的姐姐懂她,姐姐在爸爸面前无数次为她求情,为她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即使在姐姐生命将尽之际,她还是以笔友的方式守护着她,并把妹妹托付给她。姐姐的苦心并非在赎罪,而是在救赎。
一次谎言需要无数次的包装。文秀娟是一个聪明的女生,她掩盖自己的身份,利用身边的人,把大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却成为了猎物。她是一个骄傲的女生,甚至在生命最后受到威胁时,她选择的不是报警,而是“赌博”。她赌下毒者会留她一命,却没有想到一旦赌局开始,她将没有退路。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长年在黑暗中行走,怎么会看不清谁才是恶人。所以她相信柳絮,相信费志刚。但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人终有一报,时候未到。
我认为文秀娟是一个完整立体的人,有着冷暖的一面。与她相反的柳絮,只有热心的一面。她一直为了利用过她的朋友奔走查明真相,甚至牺牲了她最好的发小。在故事的推进中,人性逐渐被放大。当所有同学聚在教室里时,不管之后是否有人动手,每个人都成了帮凶。课桌上的符号是人性的映射,大家心照不宣,沉默是杀死文秀娟的最有力的武器。故事里的导火索大部分源于不甘的情绪,文秀娟不甘堕落于高中毕业,了结了姐姐;马德不甘离开委培班,开始鼓动投毒。一旦情绪被点燃,人们会做出无法想象的疯狂事情,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情绪稳定。
最后说一下对这本书的感受,它让人沉浸其中,人物也非常饱满。唯一比较突兀的是凶手没有在前文中提到,在后面没有引起我的防备,可以多描述一些凶手相关的情节,让凶手形象更立体一些。大家对于投毒者文秀娟的动机也不太明白,情绪鞭策大家投毒有点牵强。总体而言,我还是推荐这本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