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个朝代,耳熟能详的是唐宋元明清。提起朱元璋,相信有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长得好丑。我的这样说是因为当年上历史课时,学习明朝开国皇帝时的画像,他的下巴拉得老长了。那么他是如何从流民一步步走上高位的呢?且看《从开国斗到亡国》。这本书通俗易懂,同时兼具了可读性和学术性,非常令人惊喜。本书讲述了明朝权利斗争的那些事儿。其实也是近三百年来明朝的兴亡史,在其中不乏明君名臣,当然也少不了乱臣贼子。他们在这场权利争夺战中轮番守擂,搅弄风云。作者使用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推理,厘清了多年来人们对明代的一些看法和成见,令人耳目一新。在作者笔下,历史不再是呆板枯燥的,而变得富有可读性。
朱元璋出生在元末乱世,天灾人祸纷至而来。十七岁的他短时间内失去了4位亲人。在阿婆的接济下,他艰难度日。后来他剃度出家,没想到元末各派争斗导致连着寄居的寺庙也只撑不下去,只得再次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像朱元璋这样的流民想要生存下去真的太难了,造反实属无奈之举。越靠近权力,就越渴望成为万人之上的第一人。内心急不可待,但为了能名正言顺,不得不选择“三推三让”。成大事者内心一定要强大且坚定。
自古帝王心难测,比如朱元璋的疑心病太重。在他打江山时,十分重视儒者刘基。刘基在他思虑不周时替他都想到了,幸亏是自己人。然而朱元璋并不是非常信任刘基,更不敢将重要的岗位安排给他。为了压制刘基的政治声望,他扶持淮西与之进行抗衡,这也就造成了淮西与浙东两大集团长久的你争我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锦衣卫和巡检司迎合皇帝的喜好,揣摩圣意,监视全国范围内的大大小小的人和事,并及时向皇帝汇报。然而频频搬弄是非导致得罪太多人,惹了众怒。蕞终不得好下场。其中杨宪就是蕞好的例子,他罪不至死,却因触碰到官僚集团的利益而冤死,令人唏嘘不已。
明朝权利争斗可谓是花样百出。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置内阁,却不想自己到头来还得跟内阁争斗。内阁成员之间斗,内阁成员与宦官之间斗,简直就是大乱斗。历史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说清楚的。正是因此,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是幸运的,让我获益良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