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看似平常的话语实际上是一首诗中的两句,被沈德潜称为古诗之始,也就是第一首古诗。
最早,诗是用来当作歌唱出来的,有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尧是个受百姓欢迎的人,他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带领子民兴修水利,守卫疆土。一次尧外出巡游时,看到几个农夫在玩“击壤”游戏(壤是指土块),就是在远处埋下一个目标,然后站到三四十步远的地方,用土块去投掷目标,击中次数多的人获胜。旁人看到农夫们玩得开心,说这都是尧帝德行力量带给大家的幸福。但是农夫们听了哈哈大笑,并且一边玩一边唱起了一首欢乐的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歌表达了农夫认为自己伴随大自然的节奏生活,自由快乐,与帝王的力量没有关系。尧听了后虽然没有颂扬自己功德,但看农夫们过得无忧无虑也很开心。这首歌传唱开来,后来被称作《击壤歌》。
《击壤歌》被收录到了《如果诗词会讲故事》这套书中的“先秦篇”。这套书共有四册,除了“先秦篇”,还有“秦汉篇”、“唐诗篇”和“宋词篇”。
如果说在先秦篇中,诗的作者大多是佚名,到了秦汉篇,除了民谣,有名有姓的诗作者多了起来。有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写下了《琅琊石刻》的记载,内容目空一切,霸气十足;有项羽乌江自刎前唱的《垓下歌》;有谢道韫表达自己志向抱负的诗;还有陶渊明写的田园诗等。
到了唐朝,诗歌创作达到巅峰,质量高且数量多。其中,《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虽然作者张若虚并不出名,但是幸好有人将它收录进《乐府诗集》,在明代被发现并受到好评,才得以被传唱开来。
宋代的最高成就是宋词,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到了宋朝达到极盛。
在这套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知识边界,也开拓了大家的视野。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的诗词真的很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