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让我想立即写出读后感,但事与愿违,一个月后才开始写。因此,对于围城的情节和细节,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我在电子版上阅读了这本书,这次阅读体验使我感觉像是一个旁观者,被围城隔离在外。
钱老的深厚笔力不再赘述了。他笔下的知识分子让我想到一个词:“套中人”。用更加中国式的表述,这些都是身着所谓知识分子优雅外衣的人。就以方鸿渐为例,他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或者说他整个生活给人一种虚假、漂浮的感觉。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理想和本领,却总有很多要求。就像书中所说,你不讨厌,但你这个人毫无用处。
文章开始以方鸿渐和一群留洋人士乘船回国作为起点,整船人的命运都像在海上随波逐流,看不清方向。这也暗示了在抗日战争下,一群高高在上的留洋知识分子逐渐消磨的民族情怀。就像方鸿渐一样,虚荣心驱使着他一生的轨迹。为了面子,他决定买个假文凭来伪装自己,希望身着所谓高学历留洋精英的外衣来赢得别人的尊敬。
在甲板上,他沉溺于鲍小姐的诱惑,尽管知道她已经有未婚夫,他的性器冲动毫无疑问突破了平时装得道德的外衣。但情事之后,他又被所谓的外衣束缚得更紧。他不喜欢别人谈论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又想念与鲍小姐的那点关系。我敢说,与她偷情是方鸿渐一生中最大胆的事情。对于鲍小姐突然转变的态度,方鸿渐感到很困惑,这使他心理变得复杂。他的胆小阻止不了他内心自尊心里产生的怨恨,这只是一个开始。
回国后,他既享受未婚妻父母给予的金钱,又憎恨他们的束缚。在享受别人的好食好饮的同时,他与苏文纨纠缠在一起。苏小姐是博学多才的现代女性代表。她有手段,她对方鸿渐的“爱”使他害怕。对于苏小姐而言,她有她的优雅外衣,她热衷于给予方鸿渐,希望他跪地求爱,这使苏文纨对方鸿渐再次爱上唐晓芙感到失败的情绪。显然,她将征服方鸿渐当作一场游戏。所以,不仅我有点讨厌她,方鸿渐也一样。在这种强烈的控制和对比下,方鸿渐逐渐迷恋上了唐小姐。或许这段爱情最有可能有好结局,但那只是一场戏剧般的误会,实际上只是掩盖了他胆小和懦弱的外衣。从那个雨夜开始,方鸿渐纠结痛苦,而他的外衣也因雨水而加重。
来到三闾大学后,他一直对唐晓芙的遗憾保持着隐痛。在这个市侩的地方,他因为获得高松年教授的头衔而感到自豪。这看不见的优雅外衣让方鸿渐陷入了悬崖边缘,时不时地尝到一丝甜头,使他仍然悬而未决。很明显,方鸿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像和孙小姐在一起,没有任何预兆,他们被流言推到一起,如果是赵辛楣,他会有意识地把她推开,就像避开王太太一样。但方鸿渐一生都是被人推着走的,他根本没有自己走过一段路。他就像漂在海上一样,浪推动着他,外力促使着他的婚姻。方鸿渐逐渐感到无力,这些优雅的外衣下,他完全失去了行动能力。自然地,他永远被困在这座围城中,生活的枷锁紧紧地固定在他身上,不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得到片刻的松动。毕竟,古老的钟也不能准确地走动,人也是如此。
对于方鸿渐,我一直怀有偏爱和怜悯。因此,我必然会对他的一生感到遗憾。如果他再勇敢一些,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钱老所刻画的方鸿渐、赵辛楣、唐晓芙等人物,都充满了对读书人崇洋媚外的讽刺和对婚姻的感慨。他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忧愁年代中置身事外,但又无处不受这风云时局的影响。然而,他们的羊皮大衣依然保持着优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