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赋予自己左右过去的特权,我的写作就像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
在细雨中呼喊。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被吸引了,一如《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呼喊,更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细雨中呼喊,读完全书我才恍然。人生就是一场绵绵无尽又无可退避的细雨,呼喊是人们对命运不屈又无奈的悲鸣。书中一个个角色,他们有的呼喊着,有的沉默一生,更有的没有呼喊的力量。
若说《活着》的基调是极其痛苦、带有悲剧色彩的,直接将最苦难的一面剖开,《在细雨中呼喊》则是过分冷漠的从容,是一种非正常的习以为常。在书中的许光林,也就是“我”眼中展现出来的世界荒诞、无序、沉重。各个时期的“我”与人间百态的交织、冲突以一种精确得仿似完全置身局外的视角剖析开了。而当我们意识到“我”也是整个故事的一环时,才能霎地想起“我”已经习惯将整个人生置身于细雨之下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是无意间的,像轻抚纸张却被划伤的瞬间。每当回忆起这些瞬间,就会被细细密密、像纸张一样的的雨,不断划出一个又一个来自回忆的伤口。我并无意造成这一切,但命运这场大雨捉弄般一次次不幸地降落于我。
这本书是余华老师对叙事方式的探索。初读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这是我在余华老师的作品中第一次读到。前面几个章节都感到不太自在。但越到后面情感越细腻充盈的时刻,越能感受到这种方式的好处。这使得每个心理活动都是那么真实贴切且深刻,又同样伴随着若即若离、恰如其分的距离感。像能感受到文字的呼吸。
而本书的最大特点——叙事结构,更引起了我的注意。全书的主角似乎都在故事的开始就出现,再在一个个章节中,不知不觉地从一个名字变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跟着回忆的视角来回穿行,随机地选取过去的片段赋予当下的感受。这种写作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前段时间,我在阅读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我最喜欢的全部章节之中无疑有《记忆与印象》。我突然也想写点什么,趁我还记得,趁这段记忆还没被时间冲刷得模糊。我尤其想写我逝去的亲人,写下我记忆中的他们。但我苦于不知如何组织语言而迟迟不能下笔。我该如何表达那些杂乱零星的碎片记忆我要如何将它们拼接为一个故事渐渐的,我在不断思考中迷失了。我甚至想过放弃:如果不能清晰、完整地表达我的感受,描述出一个准确的人,我宁愿如史铁生老师所说保留住这份猜想。
而这本书让我豁然开朗。其实人本身就是以分分秒秒的短暂印象所构筑的,我们只能带着印象以回忆为媒介去描摹他们片刻。我们对一个人往往无法分辨有明确的是非好坏,了解不了严谨细致的人生经历,而都仅仅是以我们单一视角的想象和补全。在这时,其实这个人已经与他自身无关,而更多的是我“印象中版本“的他。基于客观的角度,这并不是他本身,也更不确切。想明白这点之后,我反复纠结的问题有了答案。其实并不在于这一切的真实性,再真切的记忆也会有微小偏差。而在于写下来那一刻的意义,以及重新以回忆的形式与他们相遇。
这本书拼图一般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为我展示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通路。我想这也是全书读完给我带来的至宝贵的感悟。
人其实没有连续的记忆。只有一个又一个,在那个当下就隐约深刻的片段在不断闪回。剩下的就是模糊、偶尔可摘取的印象。淡薄地呈现着朦胧的透明暗状灰色。
写于2023.4.6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