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主题很清晰,从中国艺术精神的发端探源,单拎出绘画这门艺术,梳理历朝历代对于艺术精神内涵的传承表现。因此,虽然书名为“中国艺术精神”,实际上概括为中国古代绘画思想史更贴切。
要把握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并找到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在哪里?徐复观认为,寻根究底只有孔子和庄子典型。孔子的典型是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奠定了儒家系统的艺术精神。它是道德与艺术在究极之地的统一,但在实现层面上千载难遇,所以在书中只占了一章的篇幅(第一章)。庄子的典型是彻底纯艺术精神的性格,奠定了道家系统的艺术精神,主要表现在绘画艺术上。第二章以下都在讲以庄学为源头、通过绘画来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
第二个问题是:在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国画的生命会不会随其进展而断绝?此种担忧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以玄远淡泊的庄学和玄学为基底,适合闲云野鹤、隐逸山林之士;另一方面,高度工业化社会带来的是异常激烈的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将其推向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及适用群体的对立面。
徐复观认为此种顾虑不足为忧。他总结,艺术对时代和社会有两种性质的反映方向——顺承性和反省性。顺承性反映对现实发生推动作用,反省性反映通过超越现实、去向自然而获得精神自由。前者如火上浇油,有推波助澜之功;后者有如在炎暑中饮下清凉之饮。这与中国画的生命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认为,中国画的生命活跃在反省性反映中。因此,尽管工业化伴生的副作用,如竞争的白热化、精神的禁锢、生活的紧张与失序感等,诱发了现代人的种种精神疾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画及其中蕴含的艺术精神,就像一剂解暑良方,抚慰了欣赏者的心。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艺术精神及其重要载体中国画的力量。徐复观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读者中的创作者受到这种力量的感召,进入古人所创发的“心源”之境,汲取精华,从而创作出“天机舒卷,意境自深”的佳作。
艺术精神是一个极其复杂抽象的问题,其源与流中的枝蔓多而且杂,要挑出根本并不容易。徐复观的尝试本身就具有先行者的意义,所以被称之为“现代视野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奠基之作”。然而,因这一命题的抽象复杂性,尽管有徐先生这位领路人,面对博大精深的思想、旁征博引的文本、时间跨度长的画史、专业性强的艺术形式,要尽数掌握精要还是有赖于读者的综合素养。
诚如徐先生所言,“道德、艺术、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三大支柱”。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内蕴,其精神之丰厚、边界之辽阔,足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一本书就像一扇门,为我们提供了进入世界的入口;也像一张地图,展示了世界的形貌。然而,门和地图,并不等于对世界的熟悉理解程度。因此,如坠云雾中的阅读体验也不足为奇。这是一本需要花长时间细细读、反复悟的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