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奇怪,当初朋友介绍这套书的时候,我先想到的自然是在网上寻些资源来看。
然而有些未出版的文字、已绝版的书籍资源网上都有,甚至被视为青春历史系列的其他几部也都有,什么《战国公知》都能找到,唯有这本《匏瓜》,如何也寻不见。
若说是因文被禁,孔老夫子已是过往,已得罪不了谁了,何况也堂堂正正再版售卖了,若说未入众人法眼,刘勃的其他书再版、绝版、新版也都在网络上漂泊,不至于这么一本单单讲老夫子的书落下吧。
这个时代,无论何种匪夷所思的内容,何种糟烂难读的文字,都能被性情古怪、嗜好多样的人上传网络,而一本明明有着一定读者群体的文字并不多的历史随笔集,既然连痕迹都稀少,确实有趣。
所以即便我已经找到了其他书籍的资源,却因为这一本《匏瓜》,最终还是买下了被称为青春历史四部曲的这几本历史散文集(可恶的是此刻我即将读完的时候,这系列忽然又多了三本,从原本的四部曲扯长成七部曲)。
真正读起来,特特因它而来的集子,却又泯然众生了。既不是立马就翻开的那一本,也不是特意留到最后的押尾之作,反而是不尴不尬的第三本,且也没有像之前两本那样一口气读完,却是时断时续、且读且过,于不知不觉中翻到最后一页,再回想,此书竟有点中庸的意思。
循规蹈矩的节奏在我初次接触网络文学的时代,所有的作者都在追求变现的道路。不同于如今的各种压榨渠道,那时节的写作者们尚不知到自己的文字价值几何,文学的才华总有些“曲高”,和者虽未必寡,“束脩”却实在不知道如何献上,总不能“文学”这么高雅的事,最终像弄成个包养的样子吧。
据闻也并非没有包养文学的事,有博主到处蹭读者的房与饭,但正如下蛋母鸡体含骚臭,最终被读者所厌,连带着文字也为人所鄙,以至于为人笑,为人忘。那时的文史写作也是如此,写作者们在一声声“老师”中穷坐文城,读者们在观望中未敢打碎“清高”,于是安贫乐道强压了恼羞成怒,原本探史知微的写作者们也就渐渐转向了传统“以史著说”,就如《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史料、史实、争议等等本就不是网络主流,“好故事”“讲精彩”才是。
在读《匏瓜》前,我倒未想过刘勃的状态,读了之后才发现,他竟然还是“文城”里的人。若论学术,无非几本历史随笔,观点连不成线;若说商业,却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论点,没有像于丹等突破底线。
如此这般,自然是和孔夫子一般,谁也能说几句,谁也不曾留意。这本书的节奏肉眼可见的规矩,也是一睹可知的平淡,每篇皆有《史记-孔子世家》的原文,而随后的文章中是不是也直接再引用,有时就像是上个世纪的历史论文。如此平淡,竟然还是讲众人讲了数千年的老夫子。
恰如厨子做好饭,原材料还真就只有蛋和饭,无论手艺多么精湛,这道菜也就这样了。圣人如何祛魅数千年过去了,孔老夫子早已成了土,那个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下的孔子,那个被老子、墨子、荀子等人讥讽的圣人,那个被革命家推倒、砸破的孔老二早就不是孔丘。“知我罪我,其惟春秋”都成了奢望。
于是打破“圣人”孔子的泥像,像是早已做过无数次的运动,寻找一个真实的孔子,像是寻找美的文字游戏。一个重复的动作,一场平常的游戏,毫无意义。到了这本书,圣人的祛魅这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祛魅”的行为早已有些无力,以至于这个动作刘勃做起来并不激烈,甚至算的上温情,因为真实的孔子可能是个有些可爱的老头,是个回转头看向旧世界却不断向前狂奔向新时代的人。
在穿过无数圣人泥像的碎片后不得不承认,老夫子嘴硬了些,动作粗糙了些,但终究质朴可爱。所以何必写真实的孔子,人们本身已透过碎裂的帷幕看到了他,不必要再重复打碎的动作。既然如此,这本尚显有趣的探寻孔子真实的书,自然而然的被人遗忘也就情有可原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