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被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具有醒脑提神、利水消肿、保护心血管等多种作用。茶叶因其独特的口感备受各国人民喜爱,为了争夺茶叶资源,曾引发过大规模战争,而在战斗中的将士们并不知道自己战斗的目的是为了茶树。茶叶是用来制成饮料的,被誉为中国的国饮,其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古代,茶饮的制作方法相当混乱,没有固定的制作方式,因此味道也相当炸裂。直到唐朝时,茶圣陆羽的出现统一了茶饮的制作方法,茶的香气被完全激发出来,征服了众人。唐代的饮茶方法被称为“煎茶法”,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煎茶的茶汤会有苦涩的味道,需要添加盐来减缓不适感。到了宋代,“点茶法”的出现将茶叶的食用推向了新的高度。现代人对于宋代鼎盛时期的“点茶”方法感到陌生,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吃茶方式。
在观合的新书《点茶之书:一盏宋茶的技艺与美学》中,作者通过依据文物、典籍,并亲自拜访名家和工匠,在力求展现和发展宋代点茶的基础上,将点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书中提到,如今我们饮用的茶一般是以茶叶的叶状为主,不同品种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会有所差异。但在唐宋时期,无论是煎茶还是点茶,都是使用将茶叶碾碎制成的末茶。由于原料的不同,导致造成了不同的茶器具。
在宋代的茶具中,很多器具体现了对末茶的加工,例如“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和“宗从事”等。这显示出对末茶质量的重视。在宋代,达官贵人多食用“团茶”,而制作“团茶”过程中,茶叶会被碾碎后揉搓成团。因此,经过多个茶器具的碾磨,末茶会变得非常细腻,有利于制作出美味的茶汤。
宋代的茶汤以“白色”为上品,不仅要求沏出的茶汤颜色要白,最好连茶末和茶叶也都是白色的。宋徽宗不仅提到了“白化的茶树”,还特别推崇“黑釉瓷盏”——兔毫盏。在黑釉盏的映衬下,白色的茶汤显得格外洁白;而釉面在光影中闪烁出美丽多变的斑纹。黑与白、动与静相结合,展现出高贵和神秘。宋徽宗还创造了“七汤点茶法”,将“点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七次注水点茶,最终得到一盏“乳雾汹涌,溢盏而起”的茶汤就算是大功告成。更加高超的技法还能在洁白的茶汤上进行行书和作画,类似于现代的咖啡拉花,不过更加具有艺术意境。
“点茶”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茶叶的精华,但由于其程序繁琐,并不适应于快节奏的生活。现在,重现“点茶”的繁盛是否可能取决于有多少人能够放慢脚步,品味慢生活。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不如一起来读这本书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