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后,我用一天半的时间读完了《流俗地》的后半部分,并且顺便听完了作者关于本书的一切采访和演讲。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让我感受到很久没有读完一部这么好看的华语长篇小说的满足感。
《流俗地》中描绘的怡保是我从未见过的样子,我很遗憾自己从小到大从未有过如此深厚的邻里情谊。实际上,我几乎对我的邻居们一无所知。不过,我与书中的社会也有些联系。首先,就像顾老师开着莲花精华带着银霞在怡保的街巷间穿梭一样,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开车带我在槟城这样探险,告诉我他曾经居住过的建筑物,街区整修前的模样,还有哪家茶室的咖喱面味道和他童年时一模一样......这些是我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其次,书中对于死亡的描写,每次举办葬礼都充满了悲喜之情,对于邻里街坊来说,更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盛宴。小时候,我曾经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来参加葬礼的人都不哭不掉眼泪呢?”最后,小说的结尾是一场马来西亚公民都曾经历过的选举,让那些想见和不想见的人都在投票现场相遇。巧合的是,我正好在一次选举前离开吉隆坡,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拥挤堵塞的交通、右手食指上蓝紫色的墨水以及公民责任感的氛围。
之前,我和朋友曾讨论过华语小说的未来在哪里。虽然我没有读过很多马华文学作品,但从黄锦树到黎紫书,这已足够让我感叹。他们所写的文字意蕴深远,不仅关注社会和成长背景的差异,也更加注重人性本质的表达。至于问题的答案,至少在我和朋友心中,我们已经心照不宣。
黎紫书经常说她的作品有种草根的力量,她也多次称自己是“小地方出身”的人。她用平实却有力量的文字让我不禁想起我年少时非常喜欢的沈从文先生。同样是知识分子,同样摒弃精英视角,同样构建小地方故事,同样描绘普通人在大秩序下的日常生活延续。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本质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