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陀陀的这部作品,真的有点爱恨交加,前2/3差点遗弃,最后的1/3激起了强烈的共鸣,所以,这注定是一份主观性很强的读后感。
它是一部侦探小说。信息是一层层的剥开的,就像剥一颗颗的瓜子,有可能剥开的是饱满的,也有可能是个空的;由于是连载,所以未免有拖沓之嫌,比实际预期的进展要慢。“词句的重复,强迫的语气,百分之一百平庸的词汇,粗俗的肥皂剧口才”(纳博科夫语),这些就是给人的初印象。
它也很像一个RPG游戏。在我的眼里,真人角色有三:“我”,公爵,还有涅莉;其他的人物像娜塔莎的父母尼古拉、安娜夫妇,马斯洛鲍耶,甚至娜塔莎、阿辽沙、卡佳等等,都像NPC,他们的设定是固定的,不会有任何改变和意料之外;而“我”就像RPG游戏主角一样,跑到各处打怪、说话,交换信息,推进剧情;——唯独碰到了“大老怪”公爵,还有“天使”涅莉,他们是“真人玩家”。
而这部小说读起来更像一部戏剧。就像纳博科夫说的:书中几乎没有自然背景,就是一个思想的风景,一个道德的风景;你所见的,就是每个人的对白,就像一个“散乱的剧本”,而且,还恰好是经典的“四幕悲剧”设置;大反派的高潮出现在第三幕的结尾,故事的整个高潮在第四幕。
---
爱:爱是自私的,得不到就是永远的伤害
恐怕这并不能称之为一部关于“爱”的好作品。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是自私的,男女之爱尤其如此;得不到的爱,注定是一身的伤害。
不管是娜塔莎,还是卡佳,她们的爱都不是男女之爱,更像“母爱”,而且是一种狡邪的母爱,说的好听是对阿辽沙的帮助、拯救、献身,说的难听一点是操控和玩弄;而阿辽沙就是完全不懂爱的孩童,无知、懦弱,甚至对于爱他的人是一种残忍。
自我与本我
这是我一直以来觉得陀陀的书里处理得很好的部分,当人有了念想、欲望,或者遭受了苦难、不幸,现实中的自我和心底的本我就会发生疏离,当这种疏离持续发生、持续拉大,就会出现癫狂、不理性行为,要不然,就势必需要找到一种和解的可能。
涅莉的外公、涅莉的母亲、娜塔莎的父亲,甚至是作品中的“我”,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疏离和痛苦,只是程度不同、显隐性不同。疏离越大,两个自我的落差越大,人就越痛苦,越难和解;就会出现涅莉外公的矛盾行为,就会有娜塔莎父亲偷偷看女儿的痛……
涅莉是一个契机,“她是上帝派来,弥补我们大家所遭到的苦难”,她以自己的痛苦故事(又一次)——我相信每多讲一次,对她都是再一次的伤害——救赎了尼古拉和安娜夫妇,让女儿回到了他们的身边。涅莉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天使,虽然她只有十四岁还不到。
恶与苦难
比起涅莉的“善”,陀陀更善于描写“罪”和“恶”,这就使得在阅读时,遇到恶的时候,读者往往能够感同身受、咬牙切齿,而读到情情爱爱的时候感觉特别虚假——那台词只有在粗制滥造的三流肥皂剧里面才会出现。陀陀对人性“恶”的一面的解析是有深度的,就像第三部末尾的“恶人理论”大输出,特别像《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宗教大法官”,只是这一次,是妥妥的“利己主义”,通过层层的深入,恶人才变成立体的、有性格的活人,从而激起了读者的情绪。
涅莉:天使应该在天上
我想,大部分的读者都会为涅莉动容,这是一个何等可爱的天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