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正视死亡的时候,会发现这本书打破了我很多惯常的认知。很多时候我们都像以为自己会永生一样忽略死亡地活着。事实上,死亡并不涉及神秘的体验,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它就像无梦的熟睡,失去了所有的感知和意识。无论是灵魂论、转世论,或许都是慰藉在世的阶段或者依然活着的人。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判断什么情况称之为死亡,即是反过来证明如何才能被定义为活着。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的内容真是深广。或许死亡对死去的人来说仅有“剥夺”式的失去,更多的痛苦和伤害都发生在留下的人身上。当我们在恐惧死亡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是恐惧它的不确定性、未知性,也不愿失去生命的美好,不愿带给亲友伤害。
最后讲到自杀的章节没有看进去,而“面向死亡而活”的部分倒是很有感触。如果生命的长短充满了随机性,我们应当怎么规划自己的生活?永生当然不是最好的事情,漫长人生中如果失去了“我之所以为我”也便没有了意义。我们要小心翼翼地活,为这趟来之不易的生命旅程用心地活。
既然已经转成书评了,就加上几段我最喜欢的摘抄:
-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推断,终有一死的命运剥夺了我们重新开始的机会,这是它特别的烦人之处。但是,这也不是非常正确。即使你不能活到永远,事实上,即使你只能活60年、70年或80年,那么在20岁、30岁或50岁的时候,你也有机会可以重新审视你的生活,并决定是否需要改变。所以,并不完全是终有一死的命运导致我们失去了重来一遍的可能性。然而,死亡来得很快这个事实,的确意味着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因为我们只有这么一小段时间可以重新来过,只有那么一点儿宝贵的时间可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
- 本书一开始,我就要求你们对死亡的本质进行思考。大多数人非常努力地试图逃避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死亡不是个令人愉悦的话题,我们会试着把它抛诸脑后。哪怕已经感觉到死亡就在周围盘旋,仍然不想正视这个问题。路过墓地时,你有多少次对其视而不见呢?又有多少次你会停下来想一想,我们不过在这个世界上短暂停留,离去后就不再复返?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不愿意想这件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