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既谈饮食也谈男女,都是令人愉悦的事情,放在一起既俗又雅,蔡澜先生的人生哲学实在是太妙了。
谈吃的名家很多,会吃的也不少,包括很多散文作者,讲乡愁,讲愁思,都能提到那忘不掉的记忆里的美食,尽管现在做出来的依然是原来的样子,但味道和烙印在记忆里的完全不一样了,原因无他,时机不对。
蔡澜先生喜欢吃也讲究吃,要问哪里的吃食蕞好,他有自己的说法,吃多了就腻了。天天鱼香肉丝也会腻,天天蜗牛鹅肝照样能吃吐了,所以好吃要加上文化元素和个人好恶,才能有那么点盼头,想法多了,吃的时候就自觉加上了想法的味道,再遇上谈得来的好友,这顿饭的味道,棒!
蔡澜先生毫不避讳对香港美食的褒贬,理由也很充分,谈古论今说了一大堆,总结起来就是有样学样毫无新意,有点像我们这里的起士林,古色古香的建筑加上悠久的历史,成为很多外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但坐下来吃一点吧,又贵又没有味道,有人美其名曰:吃的是文化。殊不知文化并不能吃,能嚼的动咽的下去的才是吃,再有名的饭馆不去用心經营也会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已经倒了一家老字號了,有些也快了。
很惊叹先生对于北方吃食也有很多的了解,这和北方人迁居南方然后把家乡拿得出手的食物料理也带过去了有关,当然也说明北方的大吃小吃里面确实有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锅贴,水饺,但凡面食总是先生不能拒绝之物,北方吃面,南方吃米,吃面长得高,吃米长得矮,吃面身材好,吃米多平胸,种种凡此,虽无考据,但所见即所得,也不是没有道理,确实。
吃的是食物,品的是美酒,还有其间聊到的人间百态,吃能让我们放开心扉,边吃边聊,既不孤单又有无穷的话题,既是消遣又能填饱肚子,还能涨学问,我们虽然没有蔡澜先生的知识和阅历,也没他这么能说,但看完这本书,收获满满的谈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