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评,读到50%处时,我给了2分。第二评,第一次读完全本,我给到3分。为了避免主观武断,还努力出了个“5分评分标准”用来框定自己。
我之前就执拗地说,如果不是十几万字而是“万言书”,浓缩的必是精华;别说,我还真这么干了——循着结构摘录了一万字,结果尴尬的是:我全然不知道该怎么用“五种时间”了。必须说一句:这是我的问题,不是书的问题。
首先“五种时间”很难单个模块怎么定义可以随作者,但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应该不是书中呈现的“并列”或简单“排序”关系。系统论告诉我们:只谈元素、没讲清链接,就会在功能层面上造成困扰。
我仅凭个人理解梳理:生存时间是地平线以下的、负面的、要被压缩的;赚钱时间是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个人精进,是基座类的作用;好看时间和好玩时间则更像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前者是从身体健康出发走向外在美,后者是从心理健康出发走向内在美;心流时间则是金线以上的、可以与任一时间链接的、值得追求的……所以这是个什么标准的分类以人为中心人是万物的尺度。
退一步讲,做不了模型,我能拿它做工具吗?
其次“五种时间”很难作为一个“新工具”:很简单,时间工具的基本功能里,备忘和规划是很难了,因为不符合“不重不漏”的原则——很多事会落进“三不管”地带(比如陪女朋友逛首饰店应该记作什么时间按哪类时间给预算);而另一些则苦于“折叠”的困扰,我要如何判断每日的“一石N鸟”是“活出生命的意义”,还是“自欺欺人的谎言”?那么作优先级排序或者专注当下的工具如何呢?答案也是勉强。
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提供“觉知”,让你变被动为主动;但我习惯了“柳比歇夫强记录”,本指望靠“五种时间”减负,结果发现多少有点“精神胜利”的意思……再退一步,做不了工具,我能拿它做启发吗?
最后“五种时间”甚至很难作为一个“新启发”:“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生存时间;“坚定长期主义打磨一个硬核”——赚钱时间;“健康的人儿最美丽”——好看时间;“玩索而有得”——好玩时间;“心流…”——心流时间就是拿着“时间”的锤子、砸了五个老生常谈的钉子……至于“折叠时间”……“看剧时贴面膜”难道就是超越“烧水时洗茶壶”的创造了华罗庚的统筹法不是嘛……
书里的“人生起落图”和“葬礼策划案”是最亮的一处,可惜的是我中学时写过类似的作文随笔,惊喜感和震撼力打了折扣。不过还是那句话:问题不在书,它能帮助很多很多人;问题在我,已经读了2遍了,争取能找到用起来的办法……毕竟这是本操作手册而不是文学经典…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