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繁瑣、篇幅冗長、風格粗糙。但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那個爛賭成性、債臺高築、晝夜趕稿以追上連載進度的落泊作家。我們也不能要求他像養尊處優的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那般精雕細琢。更何況他的獨特風格絲毫未損其思想偉大。
此書的難讀之處除了其篇幅和風格,更因宗教背景、歷史因素和文化差異,讓中國讀者很難理解書中人物的愛恨情仇和掙扎。每個男人都精神分裂,每個女人都歇斯底里。掩卷一刻才能緩一口氣,仿佛自己是斯麥爾加科夫,癲癇發作後生了一場熱病。
在回味的過程中,我反復思考陀氏到底想向我們說什麼。大哥米嘉就像你我,心中向善,卻每每受不住誘惑委身於惡。時時痛苦、常常懺悔,實在徒勞。二哥崇尚理性,尋求信仰以外的出路,卻漸漸迷失在虛無主義中,變得黑暗孤獨。最小的阿廖沙是靈性的代表,寬容博愛、真誠順從,但看見長老之死還是不免對信仰產生質疑,輾轉漂泊俗世。到底怎樣的價值或信仰才是人類的出路?陀氏對宗教的詰問、人性分析和善惡之辯非常震撼,但卻意外地沒有《罪與罰》般直擊靈魂。可能是因為《罪與罰》更為緊湊,也可能是因為宗教對我這種存在主義者來說本就是一個irrelevant的問題,因此我不能理解伊萬所說的「若沒有神,一切皆可」的理論和邏輯。難道道德和善本身不能有intrinsic value,使人就像趨光般本能去追求嗎?難道宗教只是規範和統治愚民的工具?難道自由和美德是不相容的嗎?除了宗教外,當真沒有別的出路?這部未完成之作對這些辯題的探討仍未夠深入,可惜我們未能讀到下半部,看到阿廖沙所經歷的磨難與轉變,而伊萬又是怎麼在迷惘中掙扎尋求出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