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
上次看这本书,已经是中学时的事了,所以故事内容都已经记不太清。唯独开头第一句记得特别清楚:“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中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曾用这句话教过我如何引入对场景和人物的描写。
再读这个故事,雪国已经不再是那个雪国,而是有了驹子、岛村和叶子所存在的世界。
之前很爱叶渭渠老师翻译的版本,读过黄悦生老师翻译的这版以后,更觉出其中表达的日式“物哀美”,相对于之前的译本,他的内容更添一丝艺术性。
“穿过长长的边界隧道,就是雪国。黑夜的底部变成了白色。”
“国境(こっきょう)”没有强调是县界,只说明了是边界;なった根据原文直译为变化,更有火车行进中的动态感。都是我很喜欢的。
穿过长长的边界隧道,川端先生带着我来到了雪国,整个世界变成了白色。
·
并不重要的小说情节
这本书只有127页,如果只是跟着作者读整本小说的故事发展,大概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艺伎驹子与东京人岛村在雪国相识,从这次开始,已有家室的岛村每年前往雪国与驹子约会。岛村第三次来雪国赴约的路上,被叶子映在车窗玻璃上的纯洁幻像所吸引,叶子照顾着的病人,正是驹子的未婚夫。有传言驹子是为了给未婚夫筹钱治病才做了艺伎,直到一场大火,莫名其妙地烧死了叶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罢了。为什么能让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
因为看他的小说,不能单纯看故事情节。
·
在满眼虚无的人眼中,一切皆是虚妄
短短8万字里,川端先生写出了两位年轻女性的处世哲学、一位超脱一切的男性心理,全文充斥着日式美学中的物哀之感,勾勒出一幅幅仿佛浮世绘一般的图景。
说说在岛村眼里的两位女性形象。
我将其概括为“徒劳”(驹子)和“清澈”(叶子)。
·
驹子的“徒劳”。
在偏远山村刻苦地练习三味线是徒劳,照顾着将死之人行男是徒劳,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是徒劳,记下每本读过的书里的人物关系是徒劳。
驹子做了那么多看似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在岛村看来,如果将一粒微小的动作全部放大到生命的长度,这些全部都是虚无。
尤其是,爱上一个过客岛村是徒劳。
·
叶子的“清澈”
作者多次写到叶子嗓音的美感,护理行男时的认真,想做一个护士的决心、对着小孩唱歌时的稚气十足、刚毅果断地同意私奔。
在岛村眼中,叶子似乎就是曾经没有成为艺伎时的驹子。
故事的结尾,她无法跟随岛村到东京去,就仿佛被拒绝的驹子一样,相同的命运折磨着两个不同时期的女人。
可能她的死也并不是意外,驹子仿佛抱着自己的牺牲品一样抱着她也暗示着他们相似的命运。
·
故事的结尾,“银河仿佛唰的一声向他的心里倾泻下来。”
可能岛村的内心终于被驹子和叶子的行为所震慑,不再虚无。(一人之见)
“越是感到深深的虚无,越要享受片刻的美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