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两种完全不搭界的东西,突然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后,你会有什么难以遏制的冲动。
我想马上说出来!
《紫颜色》是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美国黑人女性的成长故事。可当我无意间打开《儿童发展》这本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教科书级大部头时,第一页就发现了艾丽丝·沃克的名字。她是那么我告诉你,小说《飘》的故事就发生在佐治亚州,你是不是就知道了。
尽管沃克出生时,距离那场著名的战争已经过去多年,但当地黑人的生活并没有根本变化。沃克的父亲是欧洲裔美国人,靠种地和打短工为生。她的母亲则是非裔美国人和切罗基人的后代(切罗基是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一支,同时作为一款著名越野车品牌,也叫切诺基),常年在当地富裕白人家当佣人。
沃克是家里八个孩子中的老幺,8岁时被哥哥误伤一只眼睛。由于家里没钱又遇上庸医,沃克从此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世界。
幸运的是,沃克有睿智的父母。当时种族偏见很严重,黑人地位很低,占主导地位的白人认为黑人不需要接受教育。但沃克的父母坚信,只有教育才能摆脱贫困。于是,四岁就上学的沃克,在失去一只眼睛后,能靠读书和写诗来化解内心的自卑和痛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沃克失去了一只眼睛,却也因此拿到一笔残疾人奖学金,得以进入大学深造。她非常清醒地说:“从字面上说,只需要一只眼睛也能走出世界。”
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轰轰烈烈的时候,也是沃克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决定以哪种方式投入社会活动的决定性时刻。最终,她选择了写作。
大学时期,沃克就开始发表作品,长篇、短篇小说、关于社会话题的论文等等,佳作不断。
沃克的作品主题几乎都聚焦于黑人群体,尤其是黑人女性身上,比如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爱与烦恼:黑人女性的故事》一书,收录了13篇她创作早期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以“爱”为主旋律,多维度书写了黑人女性的生活。
长篇小说《紫颜色》诞生于沃克的创作成熟期,1982年出版后广受好评,被誉为20世纪美国非裔女性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沃克是“一位完全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
《紫颜色》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叫西丽。西丽从14岁开始给上帝写信。那时,她的母亲病重并不久于人世,而她也刚刚怀上爸爸的孩子。那时她还不知道那个凌辱她的男人和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对生出自己的“弟弟妹妹”而感到不知所措。
生了两个孩子后,她被孩子爸爸嫁给“某位先生”。是的,西丽始终称丈夫为“某位先生”。她是“某位先生”的全职保姆,照顾家里不知道妈妈是谁的孩子们,白天服务全家人的生活,晚上满足“某位先生”的某种需要。当然,家暴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开头几年,西丽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孩子的吵闹男人的羞辱,她都觉得是自己这样丑陋的黑女人应该有的生活。
在《紫颜色》中,沃克把种族和女性议题探讨更微观化,深入到黑人女性的家庭生活。虽然西丽的前半生备受屈辱而不自知,但在身边一个个同为黑人的不同身份的女性的引导下,尤其在发现被丈夫藏起来的逃离家园的妹妹的来信后,西丽慢慢明白,这样的生活是可以改变的,黑人女性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也有享受生活和获得尊重的权利。
戴锦华老师有次在谈到性别话题时说,(大意)与其谈太多女性话题,不如说说阶级问题。《紫颜色》概莫如是。
故事的结尾是圆满的,老年的西丽得到了丈夫的尊重,妹妹带着她失散的两个孩子回到家乡。而她的收信人,不再只是“亲爱的上帝”,还包括“亲爱的星星,亲爱的树木,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一切”。
1985年,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紫颜色》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