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为了没有虚度这一天,为了充满干劲的一天,我们要怎样怎样。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直陷入发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之中。我看着自己的手心,觉得自己变得没有用处,就陷入了自责和自我贬低之中。白天夜里,我不断质问自己为什么到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
我不喜欢他们用金钱标准衡量一个人,但这种标准却束缚着我。我不认同也不服气,但我自己却没有任何起色。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棘手的问题,它好像超脱于我的能力范围之外,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触及到的果实。它又像是悬在我头顶的一把利剑,每次我抬头,都会痛到我忘记该吃、喝、睡。我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陷入对他人的崇拜中。而我却一直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行:看,连睡觉都睡不着了。
当精神之痛累积成身体之痛时,我才明白这种一无是处还是有点用处的。它会让你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无数副汤药和针灸,都无法换回当初的身体。慢慢地,当我开始听从自己的内心,试图放下思虑,正视自己时,我感觉好多了。但中医却在把脉后告诉我:你还是容易紧张、焦虑,心情也不好。我不同意。我已经变得很听话,我已经不紧张,不焦虑了。你才是。我怀着一大袋中药,仍然感到困惑:我根本没觉得自己紧张啊,我已经放松许多了。他叹了口气:谁都不是圣人,重要的不是不能生气,而是要释放和排解。生气就生气,重要的是把情绪释放出去,不要压在心里。那时我不太明白。
后来我读到了王水照的《苏轼传》,看到苏轼喜欢陶渊明的一句话:“主动者如脱钩之鱼,被动者如服辕之马。”我才恍然大悟,我所谓的放松只是表面上的,我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以为对一切消极想法不予置评就是不抑郁、不焦虑、不生气,就做到了中医说的要放松、要心情愉悦。所以,当中医说我又气郁时,我说没有,虽然当时真的很生气,但我忍住了,我没有发作。他叹了口气:谁都不是圣人,重要的不是不能生气,而是要释放和排解。生气就生气,重要的是把情绪释放出去,不要压在心里。那时我才渐渐明白。
后来我又读到《苏轼传》里面这句话,我想,我理解的、我做到的只是服辕之马,他说的应该就是脱钩之鱼。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真正的畅意,我一直被动地接受却无法理解和拒绝理解,看似对一切都不在意,其实却刻意压抑自己。我在自我洗脑,告诉自己:“我要心情愉悦”“我心情挺好了”。无法做到的脱钩之鱼大概就是真正的畅意和超脱的自由。就像你看这里的小海豹,它活脱脱的就是脱钩之鱼。
其实很简单: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允许自己伤心,允许自己难过,然后将它们抛诸脑后,全身心地投入下一件事。画挣不了多少钱的画也没关系,无需拥有高级想法,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躺在那里就像一块干燥的洗碗海绵一样。当需要洗碗时,努力去洗碗;不需要洗碗时,什么都不用做,完全放空。不需要去迎合外界的标准,无视那些试图掩饰真实面貌的“正能量”伪装,对它们说“滚”。
挤地铁、上班、无聊的饭局、加班,这些只会把自己榨干、挤压的琐事,都不是必要的海豹活动。必要的活动应该和自己的内心相一致,创造一个放松的角落,关心朋友并被朋友关心,发现美好的事物……好好地休息。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当需要休息时,就休息;当需要放下时,就放下。没有任何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活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休息。喝水、看剧、洗澡、刷手机,感到困倦,轻微的无聊,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难过,躺下……这也是什么都做了的一天。什么都没做,但是内心舒服,那也是什么都做了。因为有时候,即使做了很多事情,却无法让内心舒服。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我可以成为自己世界的中心。休息、舒适、畅快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可以看到世间万物的纷杂,但我要在这些纷杂琐事中自由游动。但这些琐事并不是中心,我可以停留,但不会长久停留。游离之后,我还是会回归到躺下的小海豹。即使胖、即使丑、即使躺下看似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好好休息了,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是Q版的脱钩之鱼,过几天我想读一下陶渊明的作品,看看古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