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在各种影视作品里,看到金榜题名的士子风光无限、榜下捉婿;看到落榜的秀才潦草落魄、形容枯槁。但实际这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
这本《士人走向民间》则将视角转向这些被遗忘的社会精英,通过诸如杨万里、苏轼、黄公望等人,以微观视角下个人命运起伏来探寻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科举以宋代最为鼎盛,录取概率约为千分之一,可谓是千人竞渡,但这盛景背后却是“员多阙少”的现实。
宋代登科者约5至6万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有海量的人考上了公务员,却没能给编制。大量士人滞留,至死也无法升迁,只能回归乡里。
书中非常形象地用葫芦来形容当时的士人阶层形态,大量科举及第的读书人只能沉积在葫芦底部,缺乏背景的普通及第者,几乎无法挣脱狭窄至极的葫芦中部成为中高级官僚。
如果说科举犹如一条难行的蜀道,那金榜题名后的仕途则更为艰难崎岖,绝大多数士子终老难以出头。作者很风趣地化用了鲁迅先生的话,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
登第时的光鲜与选官时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不少士人陷入深深的失意,对仕途产生淡漠与疏离。
士人流向开始趋于多元化,“学而优则仕”不再是优先选择,至元代停废科举彻底堵塞旧日上升通道,绝望的士人开始一心一意谋求在地方的横向发展。
苏轼一声高呼“读书不求官”,成为更普遍的价值取向。
科举停废我原以为是一件颇让人痛心的事件,却不曾想从微观层面看也有其积极意义。
《大学》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合称“八条目”,历代读书人奉为圭皋。但直至宋代,寒窗苦读心心念念的无非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士人走向民间,虽是迫于无奈的选择,但竟也无意中隐隐契合了这儒学八条目,读书的目的不再是单一的治国平天下,也不必一经落举便疯疯癫癫形如范进,更多读书人走向民间走向乡里,发展出嬉笑怒骂的“元曲”,纵意无所累,他们贴近市民阶层,根植地方,直至明清时期形成强势的士绅阶层,与中国一起迈向近代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