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推理几乎无关的小说
首先不得不点明的一点就是,本书交给读者的推理空间是微乎其微的。如果是奔着本作推理元素看下去的读者还是不要抱有太高的心理预期:因为我本人就是这样的。话虽如此,我在阅读之后也没有失望——因为抛开推理元素不谈,本作其实很值得细细品味。
• 死刑的“内核”或“专业知识”,重要吗
也是老生常谈了,针对生与死、罪与罚的讨论永远是社会久经不衰的议题之一。豆瓣有两个高赞的差评书评,一个说死刑相关的描写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而本作却只会写感情。对,你说的没错,社会是由法律构筑的,法律的条条款款也是专业人士才能讲通的。但法律的发明却是为了践行人类的道德观,而道德都从来不是什么专业的领域-—每个人面对的事件不同,体验不同,感情也不尽相同,以至于带来了道德和价值观的不同。在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你能摆脱自己感情的干扰,服从“绝对”理性的专业吗?而另一位读读者认为本作并没有真正触及死刑的内核。那请问死刑的内核又为何物呢我们能够真正定义,亦或是在人类的天性中有依据能够“绝对”客观的定义,死刑到底应该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吗?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片面看法。就算不谈罪与罚,对于一本书而言,每个人的标准也都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并不是为死刑定性,而是让读者真正思考这罪与罚之间的关联性与变化性。
• (含剧透)本作的精妙之处:东野圭吾的多面性
细品本作的人物,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人物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的角色,不论是罪犯、审判者、受害人、又或是和事件无关的第三者;亦又描写了角色对凶杀与死刑的不同态度。
主角中原,同时已经洞悉了他人的罪孽,但最后却将审判的权利交给了犯人。虽然一开始支持一命偿一命的死刑,但在故事的结局却又没有将亡妻的意志贯彻到底,把选择权还给了凶手。
犯人蛭川则是罪无可恕的罪犯,反而是因为上一个罪行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在假释之后继续草菅人命,得到了应得的惩罚,但却无法抚平受害者家属的伤痛。
律师平井是相对无关的第三者。而他对死刑的看法是“死刑很无力”,觉得死刑无法改变罪犯,让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愧疚之意。而且,死刑也不一定能完全弥补受害者家属的悲恸之情。
医生仁科也是一个罪犯。但他穷极一生,一直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行努力。他没有被死刑这个惩罚束缚住,但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己的罪行,为人类的健康与安乐做出了贡献。
由于人物太多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我觉得每个人物都有其在社会上的象征。可见东野圭吾确实在人物塑造上花了很重要的心思。主角的宠物殡仪店更是一个由动物代表的死亡象征,也是一个值得品位的意象。
我个人认为,《虚无的十字架》代表的是书中人物可能会面对的审判:每个人的罪行都会迎来审判,但审判带来的有可能也并不是满足,是犯人、受害人的空虚感。再进一步解释,它也代表着我们现实中每个人的所作所为。也许有好有坏,但始终像一个虚无的十字架一样,悬挂在我们内心之上:在最后,只有我们自己能够审判自身。
• 开放式结局,烂尾
开放式结局并没有点出犯人最终遭遇了怎样的审判,而也是本作被诟病的其中一点。话虽如此,但在我看来这里更是本书的一个点睛之笔:在欣赏过每位角色生动的故事后,在品味过每个角色带有的复杂感情后,把审判的权利交给了读者。说到底,人类其实根本就没有,也不该获得这种审判他人的权利,但这又是一本“虚构”的作品——所以,他们到底应该被判罚死刑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