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加科夫笔下的《大师与玛格丽特》,诙谐幽默又不失深刻肃穆。与现实相比,他更多地描绘了魔幻情节,使得荒诞中的真实更为突出。
整本书采用双线手法交替推进,两条线索互相呼应。主线是撒旦沃兰德自称为魔法专家,上演了一出戏弄莫斯科贪婪卑劣民众的荒诞大戏。他关注的不是贪婪民众的表面繁荣,而是他们内心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中贪婪自私的不变以及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次线讲述了大师的手稿内容,即本丢·比拉多在总督压迫和私利考虑下误杀了耶稣,感到后悔不已。双线交替描写了大师的才华被质疑和辱骂,而玛格丽特一直支持他。大师最终被逼入精神病院,而玛格丽特在沃兰德的帮助下治愈了他。大师的救赎也同时救赎了本丢·比拉多在作品中的形象。全篇以恶魔撒旦的离开,大师和玛格丽特相守,并以莫斯科政府对一系列魔幻事件用催眠术进行控制和愚弄百姓、杀死动物等愚昧手段收场。
我认为,整本书的核心在于这句话:“有一种力量,它总是想作恶,又永远在造福,我就是它的一股。”布尔加科夫突破了传统宗教中将恶魔将恶魔描绘成虽然想作恶但却永远造福的形象。撒旦沃兰德协助玛格丽特治愈大师是因为他不愿看到天才走上歧途。他劝诫大师继续写作,也是因为本丢·比拉多是一个怀有救赎心思的人。他戏弄贪婪者,惩恶扬善,是为了告诫人们善恶共存,善是至道。我对布尔加科夫将恶魔刻画成“善”的形象这点表示疑惑,是否他认为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社会能够通过革命或改革去除弊端,并实现至善至美的向往。是否他认为社会中个体的善可以汇聚起来,拯救人类。
然而最终,在布尔加科夫的笔下,恶魔的捉弄和惩罚并没有对人类起到任何警戒作用,人类继续愚昧贪婪、自私高傲地生活着。那些“文学大家”继续虚伪地自欺欺人,享受着特权待遇,争相迎合政府创作他们所喜欢的文学作品,追捧政府的一言一行。侦查部门虽然掌握着铁证,却选择坚持“这是一帮技艺高超的催眠术者和能腹语者犯下的罪行”,将其视为“合理解释”。他们不惜杀死全国的黑猫,捕捉所有与那些“催眠匪”有相似名字的无辜公民,让人心惶惶。最终得出一个可悲的结论:这帮罪犯拥有远距离催眠的能力,不仅可以对个体实施催眠,还可以对群体施行此术。布尔加科夫可能在这里展示了对这个世界、社会和人类的失望,甚至绝望。撒旦作恶行善的方式都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混乱和荒诞,显示出世道的扭曲。
总之,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幽默地描绘了魔幻情节,同时通过对人性和社会的探索,呈现出对这个世界的深深失望。虽然恶魔惩罚了恶人,但对人类并没有起到一个警醒的作用。这本小说引发了对社会和个体善的力量以及对幻想和期待的讨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