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开始思考如何告别,是因为《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当时还会很有仪式感的写纸质的读书笔记,虽然现在依旧会觉得提笔落字是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但到底没有坚持了。那本书让人第一次开始思考在生命的尽头,该怎么学会调整自己的预期,并做好心理建设。
时间太久,都已经基本忘了里面的情节,以至于现在翻开以前的读书笔记,也只能从只言片语的摘抄里大体明白作者想表达的。如果说那本书是让你思考如何告别,这次读的《好好告别》,就是让人学会如何去认识死亡。
《好好告别》的作者是一位安宁疗护的医师,可能她职业生涯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见证死亡以及陪伴最后的告别。安宁疗护要做的,不仅包括使用医药、器械控制各种症状,还包括通过沟通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纾解其精神困惑,来调适其社会关系。它的一系列新原则(人文特性凸显):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舒适与尊严,不再以治疗疾病为焦点,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说的直白些,就是让人平静的接受死亡,让你在最后的日子过得相对舒适。
就像书里写的,“琢磨自己的死亡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死亡都显得过于遥远,只有当实际经历了亲近的人的离去,好像死亡这个话题才会突然被搬到生活的舞台上来,需要正式的被讨论一下。好像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才需要开始慢慢地习惯周边人的离去。所以这些感触,也就是在看完书过后,会轻飘飘地浮起,然后轻飘飘的落下。没有文思泉涌般的想要去写一大篇书评去整理自己对生命及死亡的感触,那太宏大了,只是会庆幸在读过书后,好像有一层纱被揭掉了,好像会少了许多惶惑。至于会不会因为这本书,让自己要经历的一些告别变得没那么痛苦,我不知道。
书里说,“生命终结时,不过就是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呼吸开始改变,时而深沉缓慢,时而轻浅急促,然后轻轻地慢下来,并轻轻地停止。临终时不会发生突然的剧痛,不会有生命消逝的感觉,没有惊慌,非常安宁…”,所以死亡这件事本身,并不痛苦,痛苦的是我们对这件事的感知。突然想起来《请回答1988》里的德善的家人去世,她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在告别的宴席上一点都不显得悲伤,明明是亲人离开,却还在高兴的吃吃喝喝,也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丧事,大概都是为了冲淡痛苦,向逝者告别吧。
以下是对书里一些句子的摘抄,对于告别,没有太多的感悟,只希望等以后再翻看这些笔记的时候,能从中汲取力量。
- 与过去那个死亡被认为是不可避免之事的时代相比,今天的人们丧失了对这个过程曾经有过的熟悉感,也丧失了在临终前对亲人说说心里话和保持良好礼节的机会。 - 帮助他人成为自身解决方案的设计者,是尊重其尊严的关键。 - 如果我们保持诚实和同情的态度,把这个令人痛苦的事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那他们就可以根据事实做选择,而不是鼓励他们以错误和绝望的方式,寻求医疗奇迹,做无用功,试图延缓死亡,最终导致他们连说再见的机会都没有。 - 核心目的不在于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而是帮助大家好好地告别。有时候,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是我们可以提供的全部支持。 - “那么,她还有多长时间”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这几乎不可能回答,但人们总问这个问题,好像真的可以计算似的。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场旅程的方向,是穿越时间的运动,是踮着脚尖通往一个转折点的旅程。 - 生命两端有着相似的情形,家属的这个看法对我来说是一份极好的礼物,反复引起我的共鸣,至今依然回响在我的耳边。在出生和死亡的时候,我们有幸陪伴患者度过意义重大和充满力量的时刻,这个时刻是家族的传奇,它会被铭记和复述下去;如果我们给予恰当的照料,在未来几代人面对这些人生大事时,他们可以从中获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