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种压抑自我情感的状况,不仅有损于我们的健康,也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糟糕,文学家也不例外。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在他的《变形记》中,集结了三个短篇小说:《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三个故事一个比一个压抑,一个比一个惨烈,一个比一个更使人落泪。
卡夫卡通过小说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人的精神自传。他用小说完成了对灵魂转生的影射,以及生命中重要印象被阻抗干扰的替代形态(《变形记》)。
父亲和父权是他压抑的根源之一,他与父亲的关系在前两篇中得到了实质的体现。
在《变形记》中他一夜之间变成了(现实中父亲口中的“虫”)——一只具象的甲壳虫,父亲对他的愤怒化父亲判决儿子投河自尽,儿子毫不犹豫地让它成为现实。
他在父亲面前即不能言说也不能反抗,为此他陷入自我防御,那对威胁的恐惧、对自认为懦弱的感受,以及由此形成的自卑,带来了不可承受的压力。
他借小说表达他的孤独、愤懑、焦虑及矛盾心情,他与十七岁同父母决裂逃往巴黎的略韦成为好朋友,他因为对写作的特殊趣味而被父亲视为异类,在《变形记》里他记录了那只甲虫被鄙视、被唾弃、被追打和被隔离,终于孤独死去的历程。
即使如此,他想表达的还是对父亲的爱。他在《判决》的末尾写道:“儿子飞奔到河边,悬空吊在桥栏杆上,低声喊:亲爱的父母,我可是一直都爱着你们的。”
这种矛盾的心情支持着卡夫卡一边坚持做着不喜欢的保险工作,一边坚持自我的写作。分裂的生活和矛盾的心理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
《饥饿的艺术家》以表演饥饿为职业,在老年时当观众转移注意力更加喜爱看年轻的豹子时,他只能继续表演下去哪怕没有工钱,他坚定地在饥饿中得到了解脱。
卡夫卡病逝时几乎处于饿死的情形,在饥饿中他正在校对的便是《饥饿艺术家》的书稿。
出于对父母家庭的爱,卡夫卡选择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内心让他不由自主地选择写作这条路,他坚定地相信这是两条可以并行的道路,可是他的身体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在夹缝中选择自我湮灭。
他的密友称他的严苛态度是一种高贵的错误,成百上千小时毫无乐趣的工作最终毁了他。
《变形记》记录了卡夫卡变异似的生活状态,和在责任和自由间被扭曲心灵的独白,通过阅读我们会更了解,他比我们更懂得被工作挤压掠夺的苦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