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看待他者的眼光始终是矛盾且焦虑的。
一方面,我们厌恶、焦虑他者介入自己的生活,因为他者有时是那么的无法理解、不可理喻;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因为生活中没有他者而感到空洞、乏味、无聊。
我不由地意识到,在这一刻,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主线是主体vs他者(存在主义vs结构主义)的原因变得明晰且同一了。这同样是一种黑格尔意义上的合题。当我们承认“人是自为存在的,人始终是有待形成的”时候,我们也就相当于承认他者对于主体始终是不可或缺的。
人是他以为的别人眼中的自己,不管他者是不是拉康说的那样,纯粹是一种自恋的中介,人都需要他者不断帮助自己追问人生的意义。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手机已然成为人体新器官的时代,拒绝与他者发生联系这件事本身已经近乎是天方夜谭。
即使你合上房门,宣称“我对我现在的状态已经很满意了!我已经处于了一种完美、自足的状态了!”殊不知,在你合上房门的一刹那,(大)他者已然显现,并始终在场。 (大)他者代表的那一套语言秩序、符号暴力可能从你的手机屏幕里,从你家的书、前任的礼物等等一切可能器物浮现出来。它盘旋在你空荡房间的上空,先如路西法一般在你耳畔喃喃低语,然后一瞬间奔涌进你的身体,撕扯你、试图奴役你。你就知道,在这个夜晚你又回到了那颗孤独而战栗的内心。“他者向你奔袭而来,然后孤独本身开始张口说话”。布朗肖所传达的这种死亡哲学,似乎在向我们揭示一点:在你的超我与(大)他者达成新的共谋前,唯一从这种永恒的观念撕扯中解脱的方式就是死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