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经典著作译丛中的一本,作者是安娜.弗洛伊德。了解精神分析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安娜.弗洛伊德,她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同时也是自我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就这部作品来说,安娜.弗洛伊德主要讲解了两个体系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一个是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二是心理防御机制,即自我的表现形式。
我在克莱因、温尼科特的作品中都看到过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因论战的片断,同样,在这部作品中,我也看到了一些她们论战的片断。从不同人的视角来看,会有不同的观点。不过,我比较倾向克莱因在论战中的立场和理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她的作品《爱、罪疚与修复》(扯远了)。
回到对这本书的评论:
首先,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完全基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学说。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太多创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划分受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正、反、合),将人格划分做了一种辩证划分。我个人认为后续的精神分析作品,如果都强调人格划分,实际上走入了一种虚无的误区。因为,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大体都是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的模式展开,有动机,有冲突,最后有调和。
如果基于人格结构来讨论人的行为,神经症,从今天的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安娜.弗洛伊德之所以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和她有一个强大的超我的爹(弗洛伊德)有关系,无论她的理论再怎么包装,不过是一种俄狄浦斯期的反抗,即弑父表现。她要杀死她的那个爹,表面上是自我,实际上是成为“超我”。但是,恰恰是因为超我太过强大,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突破性的“创新”。
第三,这本书中的防御机制解释都往人格结构上去靠。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中重要的现象学归类工具,对来访者的防御机制的相对准确把握,有助于分析师/咨询师开展工作。后来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心理防御机制。其中,比较重要的的部分是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情形下,个体对认知平衡做的努力的方法是不同的。同时,后续的很多精神分析学家对防御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都强调了个体成长过程中早期影响的重要性。比如亲子关系,家庭中擅用的防御机制会延续到后代身上。儿童早期的依恋模式对其有长期影响。
我个人认为,现在按照人格结构去划分防御机制,比如《101种防御机制》机制这本书,只不过是一个参照依据。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本书中的理论和观点充满了早期落后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必太过当真,而这些拒斥和冲突导致了新的特质产生。 - 移情的表现方式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力比多或攻击性部分,术语本我;一个是防御机制,属于自我。这两部分都产生与过去,对自我最有意义的情况存在于婴儿时期,那是本我的冲动最先产生的时期。 - 本我拥有自己的推动力--一种持续的倾向,将自己意识化,并且要获得满足,或者最低程度上把本我的衍生物推到意识的前台。 - 在分析之内或分析之外,只要情感的转换出现的地方,自我就会活跃起来。 - 对自我而言,对现实的识别和批判性的验证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 在每一种神经症性抑制背后,都有一种本能的愿望。每一个单独的本我冲动设定自己达到目标,简单的抑制过程转化成一个固定的神经症状。 - 在严厉对待自己之前,自我不宽容的对待外在世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