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于1888年10月,由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创办。在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象征着权威、科学性和准官方,类似一本百科全书。
20世纪初以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的文章,包括文字和图像,被视为了解中国地区的重要信息来源。
作者罗安平对《国家地理》的文字和图像进行了研究。但在开头,作者先用了一章的篇幅,强调了“叙事策略与符号运用中的表述主体权力宰制”,提示读者在阅读相关内容时应保持警惕和辨别能力。
除了对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容忍的挑战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文字也可能成为政治宣传工具,其呈现的内容、语气和立场会随着国情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
我认为,任何介绍性的内容都只展现了其中的一部分。身为中国人,我们也可能对自己的文化存在盲区。阅读相关资料是了解的第一步,但需要注意不要以偏概全。
正确认识别人并不意味着要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差异。
这章也奠定了本书的基调。
《戏台与相机》这本书主要关注中国西南的地理景观。地理不仅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特征,还涉及动植物分布、政治区划、人口增长与流动、人类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发展以及不同国家的贸易往来。因此,在讨论地理环境的同时,还会提到植物、交通、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篇幅限制之外,作者选择将写作重点放在“西南之隅”,有三个原因。一是认为这个地区是东西方文明相遇与交汇的重要场域,二是它本身是一个多元文化碰撞地,三是它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热点地区。
虽然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西南地理的相关信息,但其重点并非如此。作者更希望阐明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之间“相机”和“戏台”的关系,以连接二者之间的联系。
在第五章《博物帝国与知识生产》中,有这样一段话:“相机代表文化,相机将异域文化和族群保留下来,建立档案,将之置于进化或进步的各级阶梯上。”我想“戏台”代表的就是《国家地理》呈现给观众的内容。
与相机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采集箱”和“枪”,它们的隐喻对应着“科学”和“武力”。全书可以轻易看到,“探索者”也可以称为“来访者”或“入侵者”,他们大量采集中国西南地区的资源,并将该地区的某些习俗、生活方式定义为“野生的”、“非科学的”或“传统的”、“未走近现代的”。
在第五章的叙述中,作者直接指出了西方一系列“探险活动”对中国植物资源的掠夺和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次生伤害。然而,这些外来者依旧将其称之为“走向科学”。
后续章节中,作者还提到探索者会花钱让当地居民穿着传统服饰进行摆拍,然而,这些服饰已经不再是当地人的日常穿着。探索者一方面试探土著的“无知”,一方面利用土著民的“淳朴”。除开关于知识、科学和理性的探讨,其中包含的嘲讽与讥笑在情感上令人难以接受。
发布内容时,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我们仍然希望尽可能看到客观和真实的内容。然而,记录者自身的教育、成长环境和被记录者的差异,以及镜头的存在,都将影响被记录的情况。
“探索者”(此时更像是“入侵者”)应该反省自己,他们携带着强大的优越感,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他人,并进行记录和书写。这种姿态必然会限制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文字将把他们所看到的“世界”放在某种框架内,而不是以流动的方式呈现给他人。
正如我们根据“语言能力”划分生物层级,维特根斯坦曾说:“即使狮子会说话,我们也听不懂。”这恰恰指出了人类的傲慢。
我们接受历史所反映的时代变迁的机会,因为只有历史本身才能讲述完整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纪录片《美国工厂》。一方面,纪录片和《国家地理》杂志的核心要求都是以“真实”为素材,但一旦拿出工具记录,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真实,作品的呈现也与记录者自身的背景相关;另一方面,两者都包含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不同立场的人可能会对同样的内容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想我能做的就是不轻易对他人作出判断,也要警惕使用定义和定论的文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