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作者张丽君。原文链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23-07/28/content_421079.htmdiv=0。
你上一次拥抱亲人是什么时候呢?在熙攘的中央商业区里穿梭,与在清静田园的枇杷树下停留,究竟哪一种更让人感到孤独呢?不管现代人更喜欢哪种生活,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现代的我们,似乎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物质繁荣。2022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65.22%,而在1978年这个数字是17.92%,网民数量更是从0增加到了10.67亿。我们不得不“漂”离传统的熟人社会,自愿地蜗居在现代大都市里。适于城市生活的远程视频、网购外卖服务等,也狠狠将我们抛入了一个“孤岛式的无接触社会”。原子化自由的另一面,是原子化的孤独。其实,“孤独”不仅是感受层面的孤单,也是人际关系层面上的孤立,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学问题。德国作家伊丽莎白·冯·塔登以“身体”为展示场所,在其代表作《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中生动地剖析了这一问题,试图激励人们正视现代社会充满了普遍孤独感的“陌异化”现象。我们渴望亲近却又与他人拉开距离。作者从一开始就独辟蹊径地指出:人本来是渴望触摸的存在。无论从生理学的触觉研究还是心理学的疗愈研究,都可以证实肌肤之亲对包括早产婴儿的发育、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恢复以及免疫系统的加强。”而且,在场本身也是将“我”人们越来越愿意付费来满足触摸需求,比如德国登记在册的宠物数量在2010-2015的5年间增加了700万。这是因为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身体距离的增加、接触减少,“撸猫撸狗”替代性地治疗了人类的肌肤饥渴症。反观中国,“猫咖”遍地开花是否也有着相似的深层原因呢?不过,当我们提到“肌肤之亲”的时候,另一个极其本能的反应就是这可能对个人造成侵犯与伤害。与渴望亲近一样,我们也总是需要主动地与他人拉开距离,不希望自己的身体被任何陌生人触碰甚至观察。触觉专家马丁·格伦瓦尔德指出:“每个人都能够在毫秒之间判断某次身体接触是否危险。”所以,纵使你-我之间的“边界”难以量化,也无法做到每一次接触都拿一把尺子去测量。但当我们面临非自愿接触,比如性骚扰时,请一定相信自己的本能,勇敢地说“不”。除此之外,我们更要警惕生物社会学观点的滥用:“肌肤饥渴症”只是用于警醒我们认识到生活在一个信任感、安全感很低的社会对每个人的身心都有害,而不是用于为性骚扰辩解。恰恰相反,肌肤饥渴症的出现应当成为我们“更加警惕性骚扰”的理由。我们追求自由却违背了渴望触摸的天性。在亲密性的接触与侵犯性的伤害之间,我们需要法律来划出一条界线。事实上,现代性本身就可以被视作一段人与人之间相互滥用暴力的历史,同时,现代人又在为保护身体不受损害而抗争。作者在书中旋即讨论了“不受伤害的权利”,揭示了现代人权理念兴起的两项具身伦理基础:一是身体受伤时精神也同样受伤,因为“人是身体、灵魂与精神的统一体”;二是人的“同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