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老苏的传记太多,大部分着力渲染他的才华横溢以及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以彰显他豁达的人生观。围绕着他写和子由的兄弟情深或者和王弗、王朝云的感情。这个版本关于“全文背诵天团”比如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等的人物立体刻画的同时向读者交代了时代背景、人物性格、政治立场和关系脉络。
在党争的波谲云诡中,有人舍身取义坚持着家国理想,有人随波逐流黯然神伤。在子瞻逝后的40年左右,我的老祖宗长途跋涉,翻越当年张九龄凿石开山修出来的必经之路,子瞻一贬再贬的千万岭南读书人奔赴锦绣前程往返梅岭天险,进京赶考。于绍兴年间中进士,开始踏入靖康之变后苟安一隅的南宋朝堂。
具体时间线已经无史料可考,但以他的生卒年推算,大致与高宗和秦桧联手逼杀岳飞,对金媾和,达成“绍兴合议”的时间线重合。我的老祖宗是如何在朝堂自处或者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内忧外患,党争倾轧,他大概率也是其中一个无法实现家国理想,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的。年少意气风发,满怀希望踏上风华华锦绣的仕途之路,但归程却充满恐惧,胆战心惊地躲避政敌的迫害。对他来说,这必然是一个萧索和仓惶的时期。
所以,他决意带着表亲三族从闽南继续往蛮荒深处的南海之滨迁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而他大概也不会预料到,800多年后的今天,会有50多万后裔遍布海内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