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并未了解过女性主义方面的知识。
不记得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性凝视”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微博中,社交媒体上所谓“打拳”人士也越来越多,两性间的对立在近些年来似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一来一往对话的书信形式,为这本书增添了几分有趣和易懂。我很感谢这本书,它指出了一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不被引起重视的问题。比如,铃木凉美信中提及的“把身体和灵魂扔进阴沟里”理论,明明这句话中受鄙夷的对象是“阴沟”男性,但往往男性对这类言语并无知觉,引起愤怒的往往是女性群体,即书中所言“自我意识过剩”。再比如,在性暴力问题上,为什么要女性出面解决,明明引起这类事件的是男性啊“男人的问题不该由男人来解决吗”“原因可能只有两个,要么是男性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危害性,要么就是他们从中受益”。想来,这个答案也能回答为何男性会在诸多社会议题处于缺位状态。
书中探讨的话题非常具有代表性,对于目前奔三年纪的我尤其具有启发性。无论是母女关系、恋爱和性、婚姻、认可欲求等,虽然我的人生阅历还不足以理解上野千鹤子老师说的话,但是我想我有一天总会明白的吧。要不要谈恋爱“能使你充盈、叫你认识自己的,是爱而非被爱;其实活着就是孤独地面对自身的利己主义,只有建立起彼此自我对等的纠葛,男女之间才能有正经的恋爱”。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我不认为结婚与否是个大问题。更能改写人生的决定是,要不要通过生育来选择“家庭”这一无法选择的纽带。的确,身边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让我看到女性在生育后面临的困境,“丧偶式育儿”比“丧偶式婚姻”更可怕。除了生理原因,女性不得不忍受十月怀胎的苦楚,为期一年的哺乳带来的种种不便,但在这两个阶段之后,负担起养育孩子工作的大部分为何还是女性我不懂。
但毫无疑问,这本书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在“结构和主体”之间,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去改变这些现状期待有一天这个社会能给出更好的答案。
很喜欢“始于极限”这个书名,书上的解释是“暗指立于极限的我从自己所在之处审视事物”。此刻的我,无疑也处于人生的低谷,从低谷仰望星空,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给人生重要的事排一排优先级,千万别颠倒了主次”。
看到有篇书评里面提到,在这个社会倡导女性主义是会引发社会灾难的,因为这样一来,女性会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在社会被剥削。如果说“人人生而平等”是这个社会的理想状态,女性主义的普及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