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是永远的精神家园,走得再远也无法忘却其中的快乐、忧伤、希望和困惑。今年我读了一本叫做《南山有台》的书,它描述了一个经历了城市文明洗礼的敏感多愁的年轻人,在乡亲们的生活和苦闷中寻找自我,揭示了他们在乡村社会裂变和时代变迁中的麻木、痛苦、堕落和超越。与之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多地展现了一种温暖的美好回忆的气息。从目录中就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写了对亲人和街坊们的回忆。书中写到,父亲因家庭条件不好,哥哥找不到媳妇而痛饮闷酒,但大多数时候他选择沉默,仍然平静地过着劳作生活。年少时的我并不明白生活的艰辛,对父亲心存轻视,直到长大并自己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后,我才意识到了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无奈和无力改变的。像父亲这样勤劳善良、简单快乐地生活,也许才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方式。我的心目中的好父亲就是这样简朴又善良。显然,父亲优秀的品质也传承给了我。我在铁路系统工作,常常劳累到站不起来,但我暗下决心要把工作做好。我手上因烧火而磨出了几个血泡,也逐渐长出了老茧。下班的时候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满脸是灰,但我的眼睛闪烁着生机的光芒,让人看到了一丝丝希望。虽然我在农村长大,但一直在学校里读书,没有经历过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时我想要放弃,想着如果早知道工作这么累,还不如回乡务农。但我选择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好。我从上一辈那里继承了对家庭负责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兢兢业业,努力奋斗,这正是无数普通而伟大的中国人为国家建设做出的努力的缩影。我认为大多数中国青年,乃至于我们的上一辈,都有对乡村的思念,这种思念既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乡村的思念。尽管城镇化进程加快,尽管我们青年人在城市中奋斗,但我们不能忘记故乡。这种“回忆”中固然有隐痛和失落,但更多地是追溯对过去美好的思念。乡愁是小时候的懵懂和成长后更深刻的体验。今天作者能够将这些写出来,我觉得很好。无论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希望我们曾经拥有的童年天真和稚嫩依然坦然面对,写下来,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我非常认同书中的话,我们应该寻找着被风吹来的方向,这样更能引起我们的回忆和感叹。虽然物质生活条件贫乏令人怜悯,但我们仍然拥有无拘无束的天真和欢乐,以及自尊和敏感。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城市中经历着与自然的联系的割裂,但当我们重返故乡时,我们会发现物是人非,不过正因为人生充满变数,生命无常,我们更应该珍惜逝去的美好、现在的美好以及将来可能会有的美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