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一句开篇吗?“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萨从一连串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记忆中,依稀记得儿时第一次看时,被这开篇第一句话的带入,先入为主的将此篇小说定义为科幻类别,然后充满好奇的阅读下去。当时感触可能不深,而今再读,的确多了很多体悟。不像初读时诸多的好奇与略感好笑情节,反而深深地感受到了文中带来的压抑。
格里高尔任劳任怨努力的工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同时还要偿还巨额的债务。然而文中对格里高尔因为一次迟到未赶上的火车事件,从家庭到公司对其的态度,让读者不禁哑然。一家人到点多他的催促,然而各个却独享着个人的悠哉。例如其父在得知他还在睡觉没去赶火车后压抑的催促,隐晦的指责与警告,以及其母一遍遍不停的敲门提醒着他的日程,还有其妹妹低声的请求。都是在一遍遍的催促着他尽快投入工作,而让他们的生活坐享其成,有所保障。而后,总监以老板的名义前来质问他工作的失职,进行要挟,对多年一如既往积极工作,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的员工仅因一次的迟到而夸大带来的损失进而对他工作的失职上纲上线多加指责,处处都透露着薄情寡义。也做实了格里高尔机械式听从安排工具人的形象,毫无反驳的权利,也没有反抗的资本。就这样被多重压力束缚着没日没夜的工作。后期他变成甲虫的事实被公开后,迎面而来的是更多的冷酷无情与残酷不堪,因无用以致以甲虫的身份惨死。短篇小说,不便再多加剧透。
小说看似荒诞,人情却过于冷漠,利他性使彼此依附,而无利则无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文中描写的过于袒露与阴暗,让人读起来后背发凉。特别是对家庭人员的描写,毕竟家人和爱的概念是可以联系起来的,除了利益,亲人之间本该留存的爱意在格里高尔的家庭里显然无所存留。更让人窒息的是格里高尔的态度却始终无条件地付出。文中背后的深意是原始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亲密关系的好坏,能成就一个人,亦能将人毁灭。
在卡夫卡诞辰140周年之际,读客出版的重新编装的《变形记》,还扩容了两篇小说《判决》和《饥饿艺术家》。以及三个圈独家的文学手册解读卡夫卡生平以及创作使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卡夫卡以及其创作的文章深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