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书,《大日坛城(重写版)》,作者:徐皓峰。
这本书早几年看过。作者说他当时过于随性,剧情苦了读者,所以重新写了下半部。买来看看吧!
速度很快,一天看完。情节轻松但也比较紧凑,人物一个个登场,又戛然而去。
剧情这里就不展开了,细说一下文中主线《大日经》的来龙去脉。
大日经是一本佛教作品。其内容是文字。古代智者为了更好地展示书中奥义,作“坛城”,俗称图画,图画上有诸多佛像。以诸般佛像展示文字所描述的境界。所以“大日坛城”可以简单理解为《大日经》的图画版本。
大日经和我们常听闻的《金刚经》《心经》等作品有什么关系呢我不是业界人士,难以从专业角度分析。不过可以按照书中思路介绍给大家。
佛法的正式传播是在玄奘西行之后,当时的佛法还比较“原始”,但因为初唐的几位皇帝对佛法的推崇,很快得到了发展。当时衍生出两类修行方法,一个是以“心”为抓手,即禅宗;另一个是以“身”为抓手,即密宗。当然,两者的终极目标都是相同,只是手段有些差异,甚至说,两种路径是互补的。
佛教在晚唐受到打击,密宗也传到日本。
千百年后,民国时期,日本密宗回传佛法到中土。小说的剧情线索之一就是密宗回传。
小说给我的一个启发是,“世界的虚幻性”。这里并非否定物质世界,或者大谈虚无主义,而是讨论“我”与世界的关系。
书中的一小段剧情,就是讲“你看到的我,不是真正的我,是“假的””。
因为,在你的眼中,只是一个“像”。粗浅说就是“你觉得我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你能感受到的信息就那么多,于是你根据你收集的信息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了一个关于“我”的个体。
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很多AI人物图片,也会觉得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那么某种程度而言,在效果上,我们之于他人亦是一个个AI人物。所以那些天天大喊地球online出bug的人,说不定无意间察觉了世间的真相。
所以某一方面而言,世界的模样,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比如说“心念一闪、震动十方”“苏轼与佛印讨论狗屎”“一花一世界”等等。他人表现出来的“像”和我们大脑生成的“像”可以完全不同。
而这个“像”便是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比如说老师对你很严厉,你觉得是无理批评,但你也可以觉得是对你的重视。“老师”没有变,变的是你对这个“像”的自我构造。
人类眼睛可以接收的光谱有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我们眼睛看不到,但他们并非不存在。同理的还有音频,狗、鲸鱼可以听到很远之外的声音,大部分人却不行。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们构建的是一个不完美、有缺陷的像——俗称,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既然像是假的,又如何找到真实
说到此处,便会想起那些历史著名人物,或许他们都有类似的“现实扭曲力场”。他们觉得事情就是该那么做、世界就该是如此模样,然后他们也成了。
个人而言,觉得这种“像”,在处理人际关系会特别好使,但对于物理世界要打很多问号。
总的来说,当你获得“一切都是虚幻”的视角时,你就可以有一种讲自己置身天地中心的错觉——因为我们心中构造出来的世界,源自我们收集的信息。没有我,就没有我的世界。
最后,补充说下,这种视角并非否定物质世界,而是讨论我的感受,或者“我内心与外在世界的联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