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之前,正值我情绪非常不稳定的时候。对孩子还能控制,对队友就几乎是不带把门的宣泄状态了。 有“错”咱就改,有“难”咱就拆开来看看。以做点情绪管理为出发点,我选择从了解情绪本身下手。所以这本书也算得上是非常对口。而在疯狂地贴笔记标签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累计了70多页的内容想要梳理和再理解。 本书作者米歇尔·拉里韦一直致力于临床研究、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新形式的心理学干预的发展。她使用简化的词句来解释复杂的情绪世界,尽可能严谨地区分了情绪类别。 比如,我们常常错把“焦虑”、“内疚”等非情绪当作了情绪,而它们只是压抑情绪的结果。比如,忽略情绪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比如,我们常常感到的压力,它并不是情绪,而是外在要求对情绪造成的重压。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除压力,而是连于情绪,使用情绪释放出来的信息并通过在意自己的需求来应对压力。我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这么做的能力。 比如,情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在心理层面引导我们,情绪让我们知道,所发生的事件“影响”了我们。比如,就情绪的有效性而言,并没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区别,所有情绪都是好的、有用的,重点在于我们需要有能够解码情绪的态度。比如,解码情绪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用来命名自己感受的词汇经常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够精确。 这些受教内容让我似乎一举理解了情绪。而也因为解惑之应景,我还毫不犹豫地设计了手帐版面,来从肉体记忆上再次感受“情绪的81张面孔”。 整体来说,书的开头还是略硬,有点难啃。作者把情绪做了划分——单一情绪、复合情绪、反情绪或情绪阻抗的表达、伪情绪。而如果说单一情绪、复合情绪还比较好理解,那么反情绪、伪情绪的确对冲了我的一些预设和废掉了一些脑细胞。 比如,在反情绪的情绪体验中,身体反应占了很大的比重,即我们排斥情绪或阻碍情绪表达时导致的各种不适。可能是我们压抑了情绪,可能是弱化和遏制情绪的尝试。 然而,一旦突破了这些概念和分类,后面就完全是“情绪字典”式自由了。 我当然重点了解了“愤怒”“怨恨”相关,而且顺便也觉得对自己的人类幼崽有了更多沟通的切入口。 比如,一些由愤怒引起的情绪体验属于复合情绪,如蔑视、嫉妒、失望、怨恨。也就是当我体会到后面的这些符合情绪时,其实根源上是由于“愤怒”;而愤怒是一种健康的表现,只是我们面对愤怒的方式,往往会带来问题。当跳过愤怒的情绪体验中的一步或很多步,我们就无法知道自己的愤怒是防御性的,还是有根据的......诸如此类。 总之,通过这本书我充分理解了,“被情绪引导不是件危险的事”,反而是依靠情绪、尊重情绪过程的每个阶段,才能让情绪获得正确的引导方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