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前作《破解不在场证明》曾被改编为日剧,滨边美波在剧中饰演侦探角色,明显展现了大山诚一郎的写作风格:绝对精简。虽然牺牲了人物形象和叙事描写,但达到了近乎“本格推理诡计教科书”的效果。这种短平快的模式似乎也符合现在人们的阅读趋势。然而,这样的内容量并不足以拍摄一集40分钟的剧集。因此,电视剧改编中替换了男主人公角色,并增加了“喜剧担当”的角色。女主角的性格和日常展示也被加入剧情,即使稍微破坏了“安乐椅侦探”的效果,也让侦探进行了小规模的“现场调查”。这种改编方式在保留原著精华的基础上,无疑更能照顾到大多数读者的需求。阅读小说时,能自觉地拟入滨边美波和安田显的形象,阅读体验因此大幅提升。
平心而论,续作观感相比第一部稍微差了一些。最大的问题是自我重复,仔细思考后会发现本书中几篇使用了同一个核心谜题……尤其是第四篇《二律背反的假象》,谜题展开很神秘,但谜底为什么感觉似曾相识呢?第一部的前两篇按部就班,都是老套路,第五篇是关于时乃和爷爷过去的日常之谜,回想起第一部的相关情节,能稍感动人心。选出最好看的一篇只能是第三篇《奇怪的遗产纷争》了,反其常套,竟然增加了反转和双重推理,其中对“某个不在场证明”的运用真的很神奇。这也恰恰是“诡计教科书”的另一大特点,大山对于已有谜题(老套路)的包装和运用非常有参考价值。
在只剩下“谜题和解谜”的框架下,其实仍然存在能积极塑造角色的潜线。前作《爷爷的不在场证明》和本作《被砸碎的雕塑》分别承担了潜线的作用。美谷时乃的爷爷不仅将钟表店传承给了时乃,更重要的是通过独特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传授给了时乃破解不在场证明的技巧……“日常之谜”不仅在短篇集上起到调味剂的作用,更是故事中“日常感”和“角色好感”的来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