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卡夫卡诞辰140周年。这位奥地利小说家据说影响了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余华、莫言等很多大师级的作家。他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其中,以《变形记》最为著名。十年前,我第一次阅读了《变形记》。当时只记得小说的主人公早晨醒来,变成了一只甲虫。他失去了清晰的语言,也无法再以人形与人沟通,最终悲惨地死去。当时只觉得卡夫卡是个很有想象力的作家,很难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会被推崇。十年后,再读卡夫卡,这本书收录了《变形记》、《判决》、《饥饿艺术家》。还附有曾教授的万字导读、卡夫卡的个人简历、日记、情书、部分作品节选,以及好友布罗德的解密等资料。这使我对卡夫卡及其作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只有写熟悉的人、熟知的事,才能得心应手。作家要深入生活,有观察的眼睛和深邃的思想,才能写出接地气、贴近生活、引起共鸣的作品。本书收录的三篇小说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有人说,每位作家的处女作或成名作都是以自己为原型的自传型作品。这部《变形记》充满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离奇的经历,带有很多梦幻色彩。通过对卡夫卡经历的了解,才知道他年少时期就写过变形题材,幻想自己变成了另一种动物。《判决》中那个深爱父亲,最后绝望地听从父亲一语喝令的少年,也许有卡夫卡少年时期的影子。《饥饿艺术家》更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每一种行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人心中的至圣,饥饿艺术中的饥饿表演不容亵渎,犹如卡夫卡钟爱的写作。
人有七情六欲,然而卡夫卡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掩户的地窖最里面,孤独地写作。为了写作,他拒绝了友谊、爱情、婚姻和家庭。最终,也在这份执念中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也许人类的终点都是孤独。这也是读过卡夫卡小说后最深刻的体会。在纷扰的世界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迎合种种差异,难免感到压力。而在卡夫卡创造的这些人物中,我找到了些许共鸣,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最悲催的那个。孤独是否是人生的终点?希望生活能更美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