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点半。只要我还没有摆脱办公室,我就完全没有精神,这一点我最清楚不过。所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高高地仰着头,能撑多久算多久,别让自己淹死。
读客这次初版的140周年精装珍藏版《变形记》,放大了卡夫卡“打工人”的特性,诚然是一种迎合当下语境的营销话术,但也确实让我这样的职场社畜感同身受了。被工作挤压变形的痛苦,卡夫卡确实太过于清楚了。
哪怕是从来没有读过《变形记》原著,但凡对文学作品稍有了解,肯定也听说过“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这个天才的设定和开篇。以前确实不懂,不明白这么一个变成甲虫的故事,怎么就成了世代传颂的经典。如今再看,结合着《判决》《饥饿艺术家》以及导读部分,才真正懂得了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也才和这些百年前的文字有了深深的共鸣。
卡夫卡终其一生,都深受家庭和工作束缚,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当中,他在这种现实和理想交错的困顿里,饱受折磨。他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最终独自一人度过余生,这种情感上的缺失也令他倍感孤独。他的踌躇和痛苦,最终都折射到了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写作是他唯一热爱的事业,也是他唯一排解的手段。
《变形记》里变成甲虫的主人公,异化的却又不仅是他,更是他的家人逐渐的扭曲;《判决》里令人窒息的父子关系,最终只能轻飘飘的一跃而下;《饥饿艺术家》里追求极限的艺术家,结局只是和干草一起被掩埋。
这些无一不是卡夫卡自身的投影,尤其是知道他最后死于喉结核,无法进食以至于几乎是饿死,临死前骨瘦如柴,这不就是饥饿艺术家本人吗……简直是字字啼血啊。
更坚定了我成年后的感想,名家著作,不能太早去读,小小年纪不知愁,怎么读得懂这些作品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