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自媒体一样,我从开始阅读写作时,就有意识在阅读时,将觉得好的好词好句保存下来,把好的文章收藏起来,总觉得这些素材在之后写文应该能用到,可至今5年过去了,这些素材还躺在库里吃土。
后来,接触到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开始使用软件来存储这些知识素材,并给每个知识点打上标签,看上去好像很专业,可随着素材越来越多,标签也越来越多,而我仍然没办法很快从里面捞出自己想要的素材。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收集的知识素材都是假的吗
直到看了《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这本书才恍然,我只是停留在获取知识这个层面,并不是真正的知识管理。书中分析了个人知识管理普遍存在的5大桎梏:连接失败、存储无序、标签混乱、管理失配、复用困难,每一个都戳中我的痛点。
图片来自《智慧外脑》释若
这本书的作者是释若,他不仅是阅读写作教练,出版过《写作公式》,还特别会做知识管理,将自己的思考付诸行动进行实践,自创出“知识网格化管理”模型,化解个人知识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因此诞生了《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这本书。
书中提出“用知识管理知识,以连接为中心,以思考为旋涡”的管理理念,
一、用知识管理知识,建立知行合一的个人知识体系
我们都知识阅读是获取知识最直接又省钱的方式,然而,知识管理仅停留在获取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个人知识管理是基于实现个人成长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的过程。
记得刚开始用软件做知识管理时,我模仿一位书友去搭建个人知识体系,根本不好使。后来在课上听了释若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