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退休的老教授,搞了一辈子德国文学史,决定放飞一把,写一本心直口快、猛下判断的书——读完全书,我不禁脑补出如此画面。那些在一般的文学史著作中难得一见的句子也支持我的想象:
「这些作品是如此不值一提,以至于几乎每个后来的德国作家都有理由,也不得不从头开始。」(24)
「1750年前的德意志没有贡献出一部可以甚至连可供批判的反面典型也没有。」(79)
确实如作者自己所说:「指导《德意志文学简史》写作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区分优劣。」(164)区分的关键在于指出何者为「劣」。常见的文学史写作很难见到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因为学者难免与自己的研究对象共情,进而高估;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学科精细化之后,无论哪个边边角角总有人研究,说人家的研究对象没价值,约等于砸人饭碗。所以译序中说这本书在德国引起了激烈争论,也是自然。
作为读者,读这种书当然是一大快事。对于德国/德语文学,除了歌德席勒卡夫卡托马斯曼之类大师之外,我几乎毫无了解。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此前的印象其来有自:这些文学记忆确实就是德意志文学的精华。更具体一点,1750-1800年,是德意志文学史上「唯一一个巅峰时刻」;1900-1950年,是另一个相对的高峰。其余皆不足道。作者自述其判断标准:「第一,在方法上,本书仅选取社会史、教育史、思想史上对德国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时段;第二,在内容上,本书仅关注留存于后世文学记忆中的文学时期,而这样的历史片断在德意志文学史上寥寥可数,且须臾即逝。」(13);「文学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不是由同时代的人,而是由后世读者决定的:不是由时代决定的,而是由记忆决定的。」(162)按照这种眼光,我们就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当下读者还在阅读、还能记得的作家作品。至于是什么因素让那些作品经过了时间的筛选,作者认为主要是它们体现的「美学标准」。
反过来看,某些学究式的工作就显得可疑了。作者略显刻薄地将某些学者的工作称为「迁葬工程」:「从图书馆将沉睡多年的手抄书和字迹模糊的印本唤醒,经过编纂、评论和解释之后,它们又回到图书馆,陷入永久的沉寂中。」(14)这些工作是象牙塔内的游戏,和普通读者绝缘。这个道理对于文学史研究者其实并不容易讲通,因为要为一件事情寻找意义并没那么困难。例如,我们可以看到流传下来那么多可供研究的资料,能流传下来难道不也说明了一些意义么而且有大量作家作品是靠后世学者的努力才跃升为经典。作者下面这段话会让这些人脸色骤变:「文化永远在场,也总有文献流传下来,因此即便缺少值得阅读和记忆的文学作品,撰写一部文化史和文献史也不是难事。……『偏见』往往是是被人多次证实的判断。」(35)
作者似乎毫无保留地拥抱了「偏见」,但作者通过严密的论证让读者相信偏见的强大生命力有充分的文学史依据。本书找到了影响德意志文学的核心因素:宗教,并以此串联起了从中世纪至今的文学史脉络。中世纪德语的弱势地位、路德的新教改革与现代德语、浓重宗教氛围的压力/资源、虔敬运动提供的新语言、世俗化时代语言的悲剧性……宗教不只描绘了制约性的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