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积木化,“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 证有不证无 - 当一个人能力越差时,他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就会越严重;要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 - 因果关系往往是相互的,甚至是跟表面上相反的,如果忽视“对立成因”的可能,就会犯“因果倒置”的错误,被似是而非的数据忽悠。 - “回归效应”-围绕正常值上下波动;“集中议题”;滑坡谬误:人们偏好于相信循序渐进的趋势本能 - 迷信真正的温床,不是无知,而是恐惧与焦虑。最有力的回击,是指出它高昂的隐性成本。 - 偏见/歧视的本质不是恶,而是懒 - 谴责受害者是因为恐惧 - 懒蚂蚁效应;不带任何具体目标地琢磨自己手头上的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风险劳动、情绪劳动 - “隐形薪水”:品牌附加值和业余时间 - 注意利弊的共生性 - 其实你并不是因为得了拖延症才变懒,你只是把自己的懒惰散漫归咎于“拖延症”这个原因而已 - be-do-have - 降低预期;重要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每次改变的幅度 - 找对“关键他人” - 心理妨碍的多个层次:“声称式自我妨碍”(自己给自己找借口)“行动式自我妨碍”“情境性自我妨碍”(只在特定事情上自我设限)“特质性自我妨碍” - 大脑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会造成记忆力衰退;“即时的正向反馈”;以正向驱动为主,增加反馈的强度和频率 - “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ttainable, Relevant, Time-bound - 游戏的成功:提供实时的反馈机制(1.大反馈拆成小反馈2.设置节点式的目标反馈3.设置堆叠反馈4.在没有反馈的地方创造反馈) - 技能迁移:发现自己的核心技能,为他们拓展应用场景 - 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代表了解他的动机,而了解一个人的态度,却往往可以用来推测下一步的行为;同样的行为,可能会对应完全不同的动机 - 对大多数男性而言,言语对话就像一场竞争,借由说话,可以展现个人的独立性,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语言不是用来竞争,而是用来沟通的 - 性别差异根植于人类社会最早期的社会分工;两性在方向感上确实有生理性的差别 - 我们对于颜色的偏好,在先天上是不分性别的 - 37%原则 - 卖产品不如卖问题;要创造需求 - 在你的受众诉诸感性时,要“细分美好”,把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分得越细,越能增强渲染和强化的效果;而在你的受众诉诸理性时,要“善用恐惧”,利用风险厌恶心理,促使对方迅速做出决定。同时,这两个原则还可以交叉使用,那就是:在通常是诉诸感性、需要营造美好想象的场合,反而提示风险;在通常是诉诸理性,别人满脑子都在考虑风险和损失时,反而强调美好的感受 - 转变“心理账户”(脑白金广告-保健品X-送礼) - 人格开放性的高低与所处的人类社群的早期文化交流有关;年轻人如果不迷茫,社会便会逐渐丧失活力 - 享乐主义和德性论(后者:人类的幸福应该是超出这种本能的、更高级的心理机能) -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出现及其负面的情绪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种自我认知的痛苦正是我们不满足于浅层的快感、转而追求高层次的意义感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