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我们常听说这样一则故事:牛顿通过苹果落地,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以此激发人们对生活与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这让很多人产生了认知偏误,觉得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事,重结果,轻过程。
但事实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基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通过不断地演绎和推理,累积而成的。
正如释若老师在《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这本书提到的那样:“知识复用比知识复利更有价值。”
一味地追求知识的量,却不把知识与自我需求进行链接,就会造成知识管理的桎梏,也会让知识无法在我们需要时被使用。
所以,“记住知识,不代表我们有能力掌握知识。”就像《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为什么他后期去了边塞,郁郁不得志时,写下《燕歌行》,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被李白称赞,流传于长安之中。是因为他内心的感受,生活中的经历,与脑海中的字句有了联系,如此才能将一个个毫无关联的文字,谱写成诗句,成为朗朗上口的作品。
而我们之所以做不到,做的不够好,并不是因为我们获取的信息量少。恰恰相反,是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但都只让他们留存于记忆表面。
书中第五章第二节中,作者指出,我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会有两种“认知失调”表现,一种是否认新知识,另一种便是试图用新知识彻底替代旧知识。
就好比我们在做数学练习题时,发现自己的解题结果出了错,有些人会快速去翻答案,然后把答案抄在题目下面,自以为会做了,懂了。但下一次再做相同的题目,还是错。
这其实就把新旧知识放在了完全对立的两面,而并非把新知识补充到旧知识体系中。
会有这样的做法,常常是为了掩盖自己犯错后,挫败的自尊心。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这份认知不足,保持警惕,并去意识到,建立知识网和个人成长,都是一个不断探索,扩大认知地图的过程。
只有把新旧知识,当做插入项,不断与自己的需求进行链接,才会让知识,贴上属于个人色彩的标签,创造出更多新的可能。
要丢弃复制粘贴的学习状态,就需要更新一套新的思维模式,即释若老师在书中提到的:WRITE思考学习法。
W是墙,只有我们学会拆掉思维中的墙,不对获取的信息,做评判,才能让信息流入脑海,被链接,被使用,被看到。
R是现实,所有的知识,离不开与现实进行链接,它为什么到来,会被如何使用,会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与需求。只有当它与自我诉求相关,我们才能产生内驱力,去行动。
I是输入,有了需求,就产生了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探寻的方向。只有在这样的思维循环中,才能带动我们以解决目的为结果导向,去主动摄入更多的知识内容。
T是教授,要想把获取的知识,变得更扎实牢固,离不开向外输出这条路径。当我们在教授他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学了多少内容,有哪些地方学得一知半解,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深入思考。
E是简化,精简化的复盘与总结,不仅仅为了记忆,更是为了让分享变得容易。这一步,是为了让已经链接起来的知识,反复多次被他人复用,被自己复用,让知识形成框架,充满生命力。
良性且正向的循环学习思维之下,不仅仅让知识有了活力,我们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输出分享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
所以,与其劳心劳力的做知识的搬运工,不如打开自己固着的思维,做知识的建构者。
把每一口知识,都好好咀嚼,品味出自己的道理与需求,并不断的进行使用与分享,这才叫掌握知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