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恍神以为是小说,看了几页之后觉得痛得太深切,才发现是作者对于这段经历的真实记录。只有真正失去过的人,才能写出其中最真实最刺骨的迷茫、恐惧、愤怒、悲戚。
家庭小康、父母开明、前途开阔的十七岁少女,究竟为什么选择了自我毁灭“她为什么死”和“我们如何面对她的死”,是贯穿全书的两个问题。
生活到底不是悬疑小说,没有那么多层层反转的惊天谜团。严重的暴力或侵犯行为、需要立刻解决的压力性挫折、带来重击的突发事件……想象中理应具备的诱因实则也不存在。若是换一类父母,便要在痛责女儿太过娇惯、抗压能力差、不负责之中度过余生了——幸好作者不是。通过对女儿交友圈的探访、对日记诗歌社交媒体等表达渠道的领会,平等地走进了女儿的内心:年轻的维多利亚并不软弱,也不歇斯底里。相反,她非常敏锐、善良、勇敢,且对自己的状况有着极为理性冷静的认知。她生病了,悄无声息地病了很久,也努力抗争了足够长的时间,只是最终在公寓楼上的那一刹那做出了无可挽回的选择。
这一切都令她对未来感到绝望,她觉得努力地改变自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她知道我们爱她,但这不足以让她与心中的恶魔对抗,继续生活下去。她做出了让步——与漫长的人生相比,迫近的死亡似乎更加可取——她建立了一种重复的破坏性思维。
父母纵然是深爱她的,且愿意经营朋友般的亲子关系。但生活的种种琐事,新加坡与新西兰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交织的现实压力,不自觉站在“母亲模式”,忙着解决当下问题、规划未来的日常状态,令他们鲜有时间静下心来关注到一些异常征兆,了解女儿真实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学校的冷漠与功利、在校心理辅导机制的缺陷、家校沟通的刻意欠缺,进一步推动了事态恶化。
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现状,绝不只是维多利亚一个人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问题。仅仅在作者集中寻访的几年过程中,便出现了好几例周边学生自杀事件;常年旅居新加坡或许会带来身份认同上的压力,而新西兰其实位列发达国家青少年自杀事件发生第一位。优异的生活条件背后,被万花筒般的流媒体和纷扰价值观包围的青少年有了更多难以一言概之的精神难题。课业高压、人际霸凌、情感困惑……青春期的他们涉世深也未深,若社会和家庭不及时给予正向的承认、关注和专业关怀,恶魔只会凶相毕露,獠牙相向。
你与已故之人的关系不会随着他们的死消亡,而是在继续发展。它永远都在,重新定义过去,死死压着现在,让眼下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为未来。它就在那里,千变万化。
不必劝失去儿女的父母走出来,他们宁愿、也只会永远困在悲伤的监狱里。但若能为儿女书写故事,记录过去,帮助更多的人,离开的人便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留在身边。自由欢笑,鲜活如初。
她们望向的是新月,不是满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