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然而,认识自己非常困难,因为我们习惯于维护自己的核心观念,并找到各种理由来保持自己不变。这种不变的好处是有一个恒定的自我感,但坏处是可能越来越不适应复杂的社会和关系。采取回避的姿态,也会失去很多体验美好的机会。
只有在恋爱中,人们才有可能勇敢地面对不变的自己,为了与对方和谐相处,愿意看清更真实的自己,也就有了改善自己的机会。
每次恋爱都满心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对方稍微反驳或不理解,就会让自己远离关系,甚至产生破坏关系的行动,展现出冷漠。这就是回避型的依恋。理智上希望能控制关系的发展,但事实上常常处于惶恐之中。无论是安全型依恋还是焦虑型依恋,都有可能步入婚姻,只有回避型依恋者,迟迟徘徊在婚姻之外。
在《你是不是对“亲爱的”有什么误解》一书中,作者蔡苏燕详细地描述了回避型依恋者的种种表现,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这本书特别难得之处在于,语言及内容贴近生活,没有过多的理论解释,也没有空洞的心灵鸡汤。感受到作者用心观察和耐心总结后娓娓道来的舒适。
回避型依恋的人看起来很独立、很成熟,但永远与亲密关系的另一半“隔着一层”。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拆除这最后的障碍,而是很难做到。因为回避型依恋的人很难从固定的亲密关系中获得稳定感,她们几乎不会主动追求亲密关系,基本上都是由对方来推进关系的发展。内心并不相信长久的亲密关系能够存在。如果你是回避型依恋,会不会对这种模式感到熟悉呢?
回避型依恋的人很难做到良性的争吵。只要发生矛盾,发生争吵,就会感觉到分手的时刻临近。因此,亲密关系很容易停滞,但内心对情感的需要又让他们常常以“换人”的方式来应对情感的挫折。
回避型依恋的人非常看重个人价值,也就是他们的自我,不愿意受到束缚或者被影响。他们也害怕在感情上做决定,内心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无法承受别人无条件地对自己好。但对有条件的爱又相当敏感。这种情况下,回避型依恋的人很难步入婚姻。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适当进行调整,也许会增加幸福的可能性。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并不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确实,还有一种“不完全的回避型依恋”。这种类型的人在亲密关系确定之前和正常人一样,能积极地与对方交流,渴望肢体接触,感觉不到任何异常,直到关系确定后才会启动回避机制。你是这样的人吗?
这种回避型依恋也很痛苦,因为很难获得稳定的亲密关系并步入婚姻。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不妨阅读一下《你是不是对“亲爱的”有什么误解》这本书或者找到可靠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长期的心理成长。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回避型依恋的更多表现及其成因,并提供了处理建议。探索一下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