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文学评论有两个大脉络,一脉倾向于文学的广泛功能,一脉倾向于文学的纯洁特质。
有文字以来,中国就理所应当有文章,文学之诞生也当此时。远古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代三易等著作,只有《周易》得到整理流传,同时期也出现了《尚书》、《礼》、《乐》、《诗》的整编;《春秋》、《道德经》、《孙子兵法》等著作也发明于其时。这些著作广义上都属于文学,但存在太多复合的功能与诉求,文学性不明显。只有《诗》是特别的,甚至于说《诗》的一部分文学性是非常纯粹的。《诗》又称《诗三百》,是《诗经》的前身。而现存的第一部显现文学评论功能的著作,正是稍后出世的《论语》。
吊诡的是,作为最具文学特质的《诗》,被《论语》的批评赋予了广泛的、复合的功能——“兴观群怨”。不过难怪,《诗》本身的性质暧昧,既有“文学性”异常突出的部分,又有“政治”功能异常突出的部分。
总之中国文学传统在这样矛盾的情况下诞生了。
就上文的两脉能发现中国文学传统发生之初的三对矛盾: 1.《诗》内部的矛盾。 2.《诗》文学之纯粹与《论语》所批评的复合功能的矛盾。 3.《诗》与同时代经典的矛盾。
乃后则是先秦散文广泛发明的时代。先秦散文包括与《诗》同时代的其它经典,其功能都是复合的——同时先秦散文与《诗》存在体裁上的差异。因而在当时,文学性较纯粹的作品以诗歌的体裁表现,功能较复杂的作品以散文的体裁表现。但南方与《诗》性质相似的《楚辞》因文学达人屈原的作品而流传,并形成了体裁近于“文”的“赋”。
来到汉代,《诗》已经演化为《诗经》,并出现数部专有的文学评论。现流传的只剩一部,即《毛传》。《毛传》继承了《论语》的观念,夸大了《诗经》的“政治”功能,但同时在也承认“吟咏情性”的特性——这一特性正是组成文学性的较纯粹成分。而不入《诗经》的诗歌则较好的保持了文学性的纯粹,成为有别于《诗》的体裁——汉乐府——并在汉末演变为古诗。另一边,赋产生脱离诗歌而倾向散文的趋势,最终在汉末形成骈文。
汉末中国迎来了先秦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自然人性论复萌,深刻地影响了文学评论。
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文学评论在这个时代诞生,那就是二丕的《典论.论文》。这篇简短的批评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将文章分为四科——奏书诔赋——而各具特色——雅理实丽——这就是对文学性的描述了。二丕在文章的“政治”功能之外,提出了“气性论”,说明文学是作者自身气质的外延,进一步丰富了文学性。关键的是,“文学”的概念在这一时期才开始显现而受到关注。
季汉魏晋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必赘述。总之在这一时期“文学”的文学作品与评论开始井喷,从建安风骨到竹林风流,最终形成了六朝风气,文学整体偏向第二脉。
在六朝梁,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诞生了,这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这部著作“体大虑周”,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明确了文学的“原道”本体。 2.突出了文学特性的地位。
这样,文学的广泛功能与纯洁特质得到了统一。但这种统一决不能稳固,因为此时二者之间产生了一对尖锐的矛盾:文学一脉倾向道德规范,二脉倾向自然人性。这对矛盾绝难调和。
总之二脉裹挟着文学奔向了大唐。此时,狼奔豕突的二脉文学已经无以为继了,变成了空洞无物的案头游戏。
唐初文学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以孔颖达为代表的经学复兴,其二是在台阁大臣们的吟咏中,一种优秀的诗歌体裁诞生并流行——这就是近体诗。近体诗具有非常的游戏性,很快反超骈文成为二脉文学的主阵地。
韩柳的文学复古运动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了,这一运动一直延续到清末。
韩愈的古文文学观是对腐败的六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