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台湾新生代作家林楷伦的这本非虚构散文集,触动很大。由于父亲好赌,为了偿还赌债,作者早早放弃学业加入家族贩鱼的行列,在卖鱼的时间里体味到别样的人生。这是个叙述自己熟悉的人和行业故事合集,描写了周围熟悉的人,在书写别人故事的同时自己也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对这个世界和生活的看法。
很喜欢散文集中那种类似于解剖鱼的干净利落的文笔和文风,没有过多的矫情,有的是取出内脏、排干血水的残酷。明里说剖鱼卖鱼,暗指自剖和对生活的反抗,字里行间都是努力生活的姿态。这个世上,努力生活的人最值得尊敬和珍惜。
作者的稀烂的原生家庭和氛围,为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展现了一种自剖的宿命感。世界上的人,各有各的命,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当奴隶,生为无为赌棍的儿子,就算学习再好,也要放弃医生和律师的职业,回归家庭成为一个鱼贩的孙子、儿子,承担起还债的责任。
作者回忆了爷爷和姑姑为了生活奔走的情景,也回忆了照顾奶奶的一些糟心事,面对了父亲高额赌债的绝望,自己就如同一条被家族血脉亲情化做丝线结成渔网困住的鱼,甚至为了还钱放弃学业,成为一条被弓起来的鱼,活着呼吸新鲜,榨干最后的利用价值。这或许是我们一生无法脱离的背景,如同鱼儿的大海,但我们需要有脱离大海的勇气,从一片海脱离到另外一片海。
作者为了自己的两个孩子,选择了与原生家庭的割裂,但是家族血缘亲情是说断开就断开的吗?正如作者说,我以为洗掉身上的鱼味,就能成为不一样的人。殊不知,那些年久覆盖在身上的鳞片,慢慢连接起血肉,成为了身体甚至是身份的一部分。脱离了原生家庭,那些因为伤害而失去的时间、尊严和原本美好的未来也依旧没有还回来,我们从伤害中难以自拔,但是我们逃脱了桎梏,起码下一代有选择自己未来的权利。
读这本书会体会到一个乖仔的反抗,他在文中说“身为鱼贩,我已经很努力了,很努力了”,作者用一种暖色温情打底的奋斗去努力生活,而身为读者的我,却感觉到一种痛。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分享给了一个在深圳的朋友,他的故事和作者的故事,在某一方面重合,配合着一些台湾俚语,总感觉是他在跟我说话。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大办十岁生日宴会。一个小姐姐留言:十岁女孩过生日,十八岁的我在给她当服务员,收拾完以后没有吃饭还要被领班骂。这或许就是生活,没有平等,都是艰辛。
虽然生活艰苦,但我们依然热爱。活着就是修行,不是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