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水彩画,老师往往建议用蓝色勾线,因为兼容性强,又少有侵犯感,蓝色会自我隐身。于是从小我喜爱使用的是介于群青和钴蓝之间的纯度极深的蓝色,后来我知晓有一种蓝名为克莱因蓝。
很难不爱上克莱因蓝,鲜艳,明亮,深邃,沉静,饱满,分明是冷静的色系,却孕育着生命和未来。爱上克莱因蓝,就很难不注意到其发现者伊夫·克莱因。
后浪引进“基础艺术系列”之《克莱因》一部,隶属于自1985年开始出版的系列艺术图书,讲述伊夫·克莱因的生平、创作理念、经典作品和艺术主张。或许此部有别于大部分列于其中的艺术家们的明显不同,就在于传记主人从未学习过绘画却以绘画闻名,既是艺术家,又是表演者和发明家的传奇身份,以及仅有34年短暂生命的传奇生涯。
他在智识主义盛行的学院派艺术氛围中,以毫无绘画学习经验的身份,依靠天生的、一种形而上的艺术感知创作出“单色画”这一形式,不追随权威而仅追寻自己内心声音的结果,就是以普遍性的审美体验唤醒了大众的喜爱,以至于让他的作品和理念摆脱了时代的束缚,也摆脱了短暂的生命,超越时空至今仍然像克莱因蓝那样生气勃勃。
将颜色申请专利,用单色作画,作品大多以蓝色填充日常物品,克莱因的接收史经历了从被嘲讽到被奉为神明的两个极端,其中原因,读他的生平便可以理解,他对艺术的感知和表达,已经超越了绘画在历史积淀的学院派的规范和准则,而是上升到普遍的、唯一的艺术逻辑——情感与世界。
不遵循准则,而是感知艺术。这是克莱因以作品和理念发出的宣言。
艺术家的先驱性不仅体现在作品中,也体现在对作品的阐述、表达和传播中。克莱因用拼贴的方式(如果在今天,他可能会熟练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创作了一幅作品,画面中的艺术家正作势从高空飞跃而下,双臂展开如同要拥抱天空,他以这种看似要自杀的姿态表达先锋性的时代精神,还模仿《法兰西晚报》的周日版《星期日报》将这一作品置为头版头条,将戏仿的报纸混进巴黎的报摊……令人发噱之余,也为其创意和思考而惊叹。
对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伊夫·克莱因是新鲜的变革之风和热烈的新生血液,创始了新现实主义这一重要的艺术流派。如同神话中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他用火的印记作画,以驯化火的形式记录人类文明的痕迹,生命力和对人类文明长河中情感力量的敬畏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
这种敬畏感和深沉的爱意,很少有人在了解克莱因生平和艺术作品后不为之动容,也许美的确以某种深蓝色的形式存在于广袤太空中,而其蕴藏的谜底是人类终极的真善美。
(2023.07.23)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